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墓松》
《留墓松》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古风

青冢上木,夭矫摩太虚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

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

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

其间异质形气与众殊。

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

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

咨汝二十二结交朋徒

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

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

毋效发冢儒,假辞珠襦

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

时哉能得已涕泣长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sōng
sòng / wèizōng

qīngqīngzhǒngshàngyāojiǎotài

zhīsuǒzhèsuǒ

láizhìgāocéngchìshìchǔ

wěizāilángmiàocáiérshòujīn

jiānzhōngzhìxíngzhòngshū

xiǎozhějìnshíwéizhěbǎichǐ

jiǔbāofèngcháoqiānzǎilíngchú

nándāojiāshí

liúwèilóngluánzhǒngyàochǎnchú

èrshíèrjiéjiāoyóupéng

gòngsōngqiáo寿shòuwèilóng

sūnbǎozhīshèn使shǐjiǎnchú

xiàozhǒngjiǎzhū

qúnbǎijiùjiānsuǒcúnnéng

shízāinéngérch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得已(de yǐ)的意思:得到已经足够,不再追求更多。

发冢(fà zhǒ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名利时,不择手段,不顾一切。

高曾(gāo zēng)的意思:高度崇拜或赞美

假辞(jiǎ cí)的意思:指虚假的言辞或欺骗性的言语。

剪除(jiǎn chú)的意思:剪除指除去、消除、清除。形容彻底剔除、清除,不留下任何痕迹。

矫摩(jiǎo mó)的意思:修饰过分,矫饰虚伪。

结交(jié jiāo)的意思:结交指与人建立关系,交朋友。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就歼(jiù jiān)的意思:指迅速消灭敌人或对方的全部力量。

九苞(jiǔ b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或能力非常出众,像九朵盛开的花朵一样,十分耀眼。

来至(lái zhì)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从某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

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龙鸾(lóng luá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和睦相处,彼此互相尊重、爱护和支持。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难以(nán yǐ)的意思:困难、不容易

朋徒(péng tú)的意思:指朋友和徒弟,表示朋友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青冢(qīng zhǒ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松乔(sōng qiáo)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所存(suǒ cún)的意思:所拥有的财产或物品。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涕泣(tì qì)的意思:流泪哭泣

五世(wǔ shì)的意思:五世代表了五代,指代时间的长久。形容某种传承或延续已久的事物。

奚啻(xī chì)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尖刻。

形气(xíng qì)的意思:指外形和气质。

夭矫(yā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行为优美、灵活。

异质(yì zhì)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或者成分混合在一起,具有不同的性质或特点。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玉石(yù shí)的意思:比喻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珠襦(zhū rú)的意思:珠襦是指嵌在衣物上的珍珠和丝绸花边,比喻华丽而珍贵的衣饰或装饰品。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廊庙材(láng miào cái)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出众的人。

翻译
青青的坟头树木,挺拔直入天空。
日日夜夜生长,雨露滋润滋养。
它们源自祖先,何止五代积累。
多么壮丽的栋梁之材,却遭受斧钺砍伐。
其中蕴含特殊质地,形态气质与众不同。
小的树干粗约十围,大的身躯可达百尺。
九苞的凤凰可以筑巢,千年茯苓也能挖掘。
难以用刀斧切割,只愿与美玉同列。
留存为龙凤的种子,期待繁衍后代。
你们二十二人,结伴如同朋友。
共同期待松树和乔木般的长寿,守护龙虎之地。
子孙们要保护这些树木,切勿轻易砍伐。
不要效仿那些盗墓儒生,借故夺取珍宝。
众多柏树已被消灭,剩下的还能剩多少。
时机啊,让我们停止破坏,涕泪长叹。
注释
冢:坟墓。
夭矫:挺拔、矫健。
太虚:天空。
息:生长。
濡:滋润。
曾:曾祖。
储:积累。
廊庙材:栋梁之材。
斤斧屠:斧钺砍伐。
钟:蕴含。
异质:特殊质地。
九苞凤:象征吉祥的九苞凤凰。
苓:茯苓。
龙鸾:龙凤。
驹:小马。
朋徒:朋友。
松乔:松树和乔木,长寿象征。
龙虎区:重要的地方。
剪除:砍伐。
发冢儒:盗墓儒生。
珠襦:珍贵的衣物。
群柏:众多柏树。
歼:消灭。
时哉:时机。
涕泣:哭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古墓旁的青松,通过对这些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力强大、不屈不挠品格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青青冢上木"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墓地松树的形象,"夭矫摩太虚"则暗示了松树生长的艰难和它们对高远目标的追求。"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两句,写出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它们在日夜交替中安静成长,在雨露滋润中汲取养分。

随后的"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表达了松树生命力旺盛、历久弥新,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传统的尊重。"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一句,则强调了这些松树即使在人为的雕琢下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品格,不失其为自然之材。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个性和独立,这些特质如同自然界中的珍奇异物。"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则具体描绘了松树的大小不一,从细到粗,各具特色。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两句,通过对松树枝叶和根系的形象性描述,展现了它们生命力强大、生生不息的特点。"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则强调了这些松树如同稀世珍宝,不可轻易摧毁。

诗人通过"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和祝愿,将这种生命力传承下去。接着是"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似乎是在呼吁某种精神或理念的传递。

最后,"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几句,诗人寄予希望和警示,将这种生命力比作长寿之松,用以守护家族和社会的安定,告诫后人要珍惜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和精神财富。"毋效发冢儒,假辞取珠襦"一句,则是在批评那些只知利用古墓求利的人。

诗末"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表现了对松树生命力强弱的观察和感慨。"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两句,则是诗人对能够保全这些生命力的欣喜和感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然美感,还通过松树这一生灵的形象传递出对生命、历史、文化传承等深层主题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早春怀叶观察

门前江水有春声,鹭浴沙汀照眼明。

诗律未堪传乐府,酒兵聊且下愁城。

无穷涧草争青出,自在岩花绝壁生。

忽忆江南护戎老,晴窗磨墨听新莺。

(0)

次韵送别曾英发

士元来访颍川公,桑下清谈有素风。

不扣洪钟安识响,更闻妙句岂宜蒙。

如君晚节犹堪奋,期我高名莫大穹。

此别应难问消息,寄书无惜到山中。

(0)

县僚祷雨盘藤庙连日大澍次韵黄超然

□□□□□□□,□□□□□□□。

□□□□上林抄,半空云走挟雷声。

旱妖作魃乘时起,天意为霖转眄成。

莫问田畴水深浅,县前江已拍堤平。

(0)

送苏元老自舂陵还龙阳

云渺苍梧湘渚阔,烟帆初转九疑高。

相逢未卒寒温语,此别更为魂梦劳。

江水江花自今古,湖南湖北足风涛。

何时舍棹登平陆,却上晴天跨巨鳌。

(0)

次韵罗世英

蒙山三十年前话,耸壑昂霄见此郎。

云子新粳抄饭白,石泉击火试茶香。

英豪满坐惊头角,锦绣诗成出肺肠。

此日此公逢此客,更传秋榜助飞觞。

(0)

和端礼惜花苦风雨之句

花逢暮境已侵寻,庭值狂风不可禁。

已捲残红随日脚,更吹嫩柳到眉心。

明朝藉地犹堪醉,小雨笼晴未作阴。

骑马访君春好在,不劳钟鼓报新音。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