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为沙所危,还向沙上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熟(bù shú)的意思:不熟意指不熟悉或不熟练。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得便(dé biàn)的意思:方便、便利
开目(kāi mù)的意思:开启眼界,拓宽视野
沙所(shā suǒ)的意思:沙所指的是沙漠中的房屋,意味着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地方。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颜子(yán zǐ)的意思:颜子是指人的脸色或表情。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遇时(yù shí)的意思:逢遇到合适的时机,能够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中涂(zhōng tú)的意思:指中途离开,未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
自勉(zì miǎn)的意思:自己鼓励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奋斗
- 注释
- 开目:睁开眼睛。
路:道路。
常如:常常如同。
夜中行:在黑夜中行走。
最贱:最卑微的人。
自勉:自我激励。
中涂:半路上。
争:竞争。
蓬:蓬草。
沙所危:被沙尘威胁。
还:仍然。
沙上生:在沙地上生长。
秋不熟:秋天庄稼不成熟。
安得:怎能。
废耕:放弃耕耘。
颜子:颜回,孔子弟子。
命未达:命运尚未显达。
时人轻:当时人轻视。
- 翻译
- 睁开眼睛却看不见前方的道路,就像在黑夜中行走。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如果不自我激励,又有谁能与他竞争呢?
像蓬草被沙尘威胁,但它依然在沙地上生长。
如果一年的秋天庄稼都不成熟,怎能轻易放弃耕耘呢?
颜回的命运尚未显达,也常常受到当时人的轻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困境和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决心。开头两句“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面临的迷茫和艰难,仿佛在黑暗中前行,没有方向可循。
接下来的“最贱不自勉,中涂与谁争”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淡定。诗人并未因自己的卑微地位而自甘堕落,也没有与他人计较高低,而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蓬为沙所危,还向沙上生”用比喻的手法表明,即使是在不利的环境中(蓬草生于沙地),诗人仍旧能够坚持自己生长的方向,不随波逐流。
“一年秋不熟,安得便废耕”则是对努力和坚持的一种肯定。即便是一年之内收获未如预期,但这并不能成为放弃继续努力的理由。
最后,“颜子命未达,亦遇时人轻”中的“颜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品德高尚,却未能得到时代的认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和社会评价的无奈,以及对那些不被理解者的同情。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我,继续前行。这是一种高洁的人格力量和精神追求的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