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
愿子万里身,上有双飞翼。
昔家梧宫傍,今移拂水侧。
夫在石东耕,妇在石西织。
白纻(bái zh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深奥难懂。
伯鸾(bó luán)的意思:指兄弟之间情谊深厚,互相帮助、关心的友谊。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春上(chūn shàng)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或春季开始。
东耕(dōng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在东方耕种,比喻人勤劳努力地工作。
方且(fāng qiě)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暂且如此。
飞翼(fēi yì)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扶床(fú chuáng)的意思:
谓年幼扶床学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累累外孙,有携有婴,扶牀坐膝,嬉戯讙争。”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 鲁卿 纳币, 穆姜 犹嫌非姒;叔妹扶牀, 班氏 恐其自尊。”
呱呱(guā guā)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何极(hé jí)的意思:指到了极点或者到了极端的程度。
浣衣(huàn yī)的意思:洗衣服
见颜(jiàn yán)的意思:指见到某人的面容,就能知道他的情绪、心情、态度等。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娇女(jiāo nǚ)的意思:指娇气、娇柔的女子。
节节(jié jié)的意思:逐步、逐渐地。
锦臆(jǐn yì)的意思:形容想象丰富、思维奇特。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妻孥(qī nú)的意思:指妻子和孩子,也指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上巳(shàng sì)的意思:上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
石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事物固定不变、无法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双飞(shuāng fē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飞行,也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成功或失败。
梧宫(wú gōng)的意思:指宫殿中的高楼大厦。
吴下(wú xià)的意思:指吴国的下属,比喻处于较低的地位或被人轻视。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小寒(xiǎo hán)的意思: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进入寒冷的阶段。在成语中,小寒常用来形容寒冷的天气。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舂人(chōng rén)的意思:舂人是指将人或事物加以比喻,使其被人们广泛传颂和传扬。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珠江(zhū jiāng)的意思:指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双飞翼(shuāng fēi yì)的意思:指两个人或物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
小寒食(xiǎo hán shí)的意思:小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词语,意指寒冷的天气已经到来,人们开始吃寒食。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张超然还虞山》。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祝福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首句“去年春上巳,送子珠江南”描绘了去年春天,诗人送别友人张超然前往珠江南岸的情景。接着,“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乘坐坚固的船只,航行时无需担心风浪的祝愿。
第二年的小寒食日,诗人再次送别张超然,这次是前往珠江北岸。“愿子万里身,上有双飞翼”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能自由飞翔、不受地域限制的期望。
“三岁别妻孥,梦中见颜色”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别后,思念之情难以自抑,只能在梦中见到友人面容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友人家中的娇女和未扶床的幼女,展现了友人家庭的温馨与牵挂。
“游札有遗风,伯鸾所朝夕”借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生活情趣的赞赏。随后,诗人回忆起友人过去的生活情景:“昔家梧宫傍,今移拂水侧。”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居住环境,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最后,诗人提到友人过去的生活习惯:“言公昔浣衣,有石方且直。”通过描述友人曾经在河边洗衣的情景,以及河边的石头,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生活的质朴与自然。接着,诗人描绘了友人在石东耕田、石西织布的场景,体现了友人勤劳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节节皆为双,白纻充衣食”表达了友人生活中处处体现的和谐与平衡,以及通过劳动获得衣食的满足感。最后,“裁成一明月,皎洁终何极”以明月比喻友人品格的高洁,寓意友人无论身处何地,其高尚品质都将如明月般照亮他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大火变朱夏,微凉递秋阴。
俯睇红芳丛,仰观松柏林。
感此时节改,安得不沉吟。
自强贵及时,流光互侵寻。
众星拱北极,孤鹤遗南音。
所欣宇宙内,万里同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