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鉴(bǎo jiàn)的意思:宝物和镜子,比喻可以珍视和反思的事物。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浮荣(fú róng)的意思:指虚浮的荣华富贵,形容表面上的繁华或荣耀,实际上是虚假的、不持久的。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开消(kāi xiāo)的意思:指开销、花费。
名纸(míng zhǐ)的意思:指声名远扬、名声在外的文献、文书或文件。
佞柔(nìng róu)的意思:指人以虚伪、奉承的态度来迎合上级或权贵,以谄媚取宠。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贪得(tān de)的意思:形容人贪婪,永远都不满足。
天诏(tiān zhào)的意思:指上天的旨意或命令。
魍魅(wǎng mèi)的意思:指邪恶的、可怕的事物或人物。
污名(wū míng)的意思:指被人诬蔑、抹黑以致名誉受损的不良声誉。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菹醢(zū hǎi)的意思:指用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作罢(zuò bà)的意思:中止、停止某种行动或活动。
- 鉴赏
这首诗《读黜邪诏》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天诏丁宁逐佞柔”一句,开篇即点明了主旨——朝廷对奸佞之人的严厉斥责与清除。整首诗以议论为主,寓言于理,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与邪恶、荣誉与贪婪之间深刻思考。
“不须请剑复持矛”,诗人认为,治理国家、清除邪恶,并不需要诉诸武力,而是需要智慧和策略。这句暗示了政治斗争中,有时智谋比暴力更为重要。
“平生邪胆君前落”,意味着那些曾经心怀邪念、胆大妄为的人,在君主面前最终会显露其真容,表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宝鉴乍开消魍魅”,“宝鉴”比喻公正无私的法律或道德准则,它能揭露隐藏的邪恶力量(魍魅),消除它们的影响。这句强调了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正声才作罢离兜”,“正声”指的是正直的声音或行为,而“离兜”则可能象征着邪恶势力的巢穴。这句话表达的是,当正直的声音响起时,邪恶势力就会被驱散。
“便为菹醢何嗟及,贪得浮荣似食钩。”最后两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指出那些为了短暂的荣誉而不择手段的人,最终会像吞食鱼钩的鱼一样,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这里不仅揭示了贪婪的恶果,也警示人们要警惕眼前的利益诱惑,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直。
综上所述,《读黜邪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正邪、荣辱、智慧与力量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