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韬光庵》
《韬光庵》全文
明 / 王稚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浮岚空翠氤氲,谷静人声寂不闻。

处处引泉遥接竹,重重蹑石上千云。

山将秋色偏好,海与江光远不分

欲对老僧谈半偈,林间不觉斜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浮岚(fú lán)的意思:指虚幻的景象或幻觉。

光远(guāng yuǎn)的意思:光明的前途,远大的前程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偏好(piān hǎo)的意思:指对事物有所偏向或偏爱,有所喜好或取向。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斜曛(xié xūn)的意思:指夕阳斜照的时候。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中景象。首句“浮岚空翠昼氤氲”以轻柔之笔勾勒出清晨山间的雾气与绿意交织的朦胧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绿色所笼罩。接着,“谷静人声寂不闻”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谷的寂静,连平日里常有的声音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静氛围。

“处处引泉遥接竹”描绘了山中清泉潺潺,与远处的竹林相接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重重蹑石上千云”则通过登山者的视角,表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壮丽,云雾缭绕,更添几分神秘与浪漫。

“山将秋色晴偏好,海与江光远不分”两句,将季节之美与广阔视野相结合,秋日的山色在晴朗的天空下更加鲜明,而海与江的光芒似乎也交融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最后,“欲对老僧谈半偈,林间不觉又斜曛”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山中老僧交谈的愿望,却不知不觉间夕阳已斜,时间悄然流逝。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微妙感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稚登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赠刘明远

一生嫌世俗,不向市中居。

既是未攀桂,却堪同钓鱼。

疾除禅老药,诗答野人书。

又说成丹鼎,吾生愧不如。

(0)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二

庚子秋中忆请违,先生温语扣还期。

去年匍匐双溪路,迨似当年失母时。

(0)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蛾眉不复扫。

宝鉴委埃尘,玉容为谁好。

(0)

除夕

一岁惊心忽已除,宦游尚自客西湖。

漫题桃板标茅屋,旋买梅花插瓦壶。

俸薄幸无赊酒债,官閒却有索诗逋。

明朝万事从头起,依旧山肩竹样癯。

(0)

客怀

衣袂半埃尘,堪嗟白发新。

古今同逆旅,湖海未归人。

雨霁船争渡,花飞鸟怨春。

片云千里迥,日日谩烹鳞。

(0)

闻蛩

独搔短发坐更深,夜雨书灯半欲阴。

近日病魔诗思涩,一秋清句付蛩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