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卢次楩登大伾山》
《与卢次楩登大伾山》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河朔风尘万里看,空亭天外凭栏

夕阳忽送孤城色,高雪遥临白马寒。

何处浮云大泽于时紫气长安

我来欲著浮邱赋,此地因君老鹖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大泽(dà zé)的意思:指大水泽,比喻广大的水域。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于时(yú shí)的意思:指适时、合时宜。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卢次楩一同登临大伾山的壮丽景象和深沉情感。首句“河朔风尘万里看”,开篇即以辽阔的视野展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遥远的北方边疆,感受那无垠的风沙与历史的厚重。接着,“空亭天外一凭栏”一句,通过空旷的亭台与天际相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向远方的意境。

“夕阳忽送孤城色,高雪遥临白马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夕阳映照下的孤城与远处飘落的白雪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隐含着一种孤独与寒冷之感。而“白马”一词,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何处浮云吞大泽,于时紫气满长安”则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将目光从眼前的景物转向更广阔的历史时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最后,“我来欲著浮邱赋,此地因君老鹖冠”两句,既是对友人卢次楩的敬意,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寄胡绍先

萧条江畔倍思君,为忆西堂昨论文。

双手握珠齐照夜,十年磨剑未从军。

心孤丸傍葵倾日,骨瘦争看鹤在云。

旧梦与谁谈得尽,落红何事更纷纷。

(0)

永夜同李祈年分赋

巷无人话有砧声,野烧痕高过水明。

一日景从何处去,十年心到此中生。

流星落地池光动,蜡烛移窗树影行。

惆怅漫漫歌白石,牛衣双泪向谁倾。

(0)

汪鐏石席上出巩二诗吴门王楚臣见而和之巩自以为粤风吴人和而为吴风遂以吴风答之·其一

客梦纷纷碎似棋,两崖明月照空枝。

久藏社下终为鼠,暂处囊中亦是锥。

骨类虞翻难得媚,魂非倩女却能离。

清平乐府无人奏,只遣笳声特地悲。

(0)

偶吟三首·其二

早春江馆共深杯,一别江门不再来。

芳草定随行客绿,好花偏向隔墙开。

松潭积水寒鱼笱,麦陇微阳暖雉媒。

惟使寸心如蜡烛,思君谁肯便成灰。

(0)

秋日偶成

秋柳无丝欲罢吹,隔湖依旧见帘垂。

一堤月出独寻梦,千树叶飞谁写诗。

风射城墙惊断角,瀑临书案洗残棋。

不须更向桥头立,江蓼花红落满池。

(0)

赠渔父

踪迹年年寄水滨,绿蓑长作五湖人。

远村烟树天边路,断岸芦花画里身。

儿女閒情眠白浪,江山残梦笑红尘。

夕阳几度风波急,犹自从容理钓纶。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