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辱衡,衡辱我,我欲杀之犹雀鼠。
鹦鹉才多为舌误,举世何人不相妒。
生莫逢,仇主簿。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大儿(dà ér)的意思:指家中的长子。
黄鹤(huáng hè)的意思:指黄色的鹤,也指黄鹤楼。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矶头(jī t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两岸或湖泊的边缘。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狂呼(kuáng hū)的意思:疯狂地大声呼喊。
老瞒(lǎo mán)的意思:指老实巴交、诚实可靠。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祢生(mí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和命运,通常用来表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雀鼠(què shǔ)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小事物。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一投(yī tóu)的意思:指投资或投入的一次行动。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主簿(zhǔ bù)的意思:主管账务的官员或职员。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不足数(bù zú shù)的意思:不足数是指数量不够,不足以构成完整的数目。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鹦鹉曲》是一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讽刺诗。诗人以孔融(孔文举)和杨修(杨德祖)两位才子开篇,暗指他们因才情出众而引起他人嫉妒。接下来,通过“身著岑牟前击鼓”和“祢生狂呼老瞒沮”等典故,描绘了孔融和杨修的狂放不羁,以及他们与曹操(老瞒)之间的互动。
诗人以“我辱衡,衡辱我”表达自己遭受侮辱后的愤慨,这里的“衡”可能指的是祢衡,他以才学傲视曹操,曾被曹操羞辱。诗人表示要像对待雀鼠一样消灭对手,通过“一投荆,再送楚”和“黄鹤矶头赋鹦鹉”来比喻自己的反击,暗示自己在文字上给予对方致命一击,如黄鹤楼上的鹦鹉赋诗般犀利。
最后两句“鹦鹉才多为舌误,举世何人不相妒”,进一步揭示了才子易遭嫉妒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子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辛辣,讽刺意味浓厚,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月高寒,云掩敛,深夜独凝伫。
历落晨星,窗影淡将曙。
北风又拂晴檐,乱琼飞坠,浑不是,拥炉心绪。
恨难诉。一任清漏通宵,凄凉对人语。
消尽冰魂,空逐乱流去。
不知春到谁边,只留梅影,伴冷落,闲门深处。
巨灵乍擘,暗水中分,千岩断碧。
似雨还晴,深处欲迷天日。
古木风吹山鬼啸,寒潭月落鲛人泣。
最难禁,舣孤舟夜半,怒涛荡魄。
漫回首,江南春晓,近浦红凝,遥岫翠滴。
锦舫花骢,游遍莺郊燕陌。
客枕惊残乡国梦,蓬窗愁谱关山笛。
任荒寒,作浓阴,瘴烟如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