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雨 北 榭 作 宋 /陆 游 秋 风 吹 雨 到 江 濆 ,小 阁 疏 帘 晚 色 分 。津 吏 报 增 三 尺 水 ,山 僧 归 入 万 重 云 。飘 零 露 井 无 桐 叶 ,断 续 烟 汀 有 雁 群 。了 却 文 书 早 寻 睡 ,檐 声 偏 爱 枕 间 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尺水(chǐ shuǐ)的意思:比喻程度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檐声(yán shēng)的意思:指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比喻言辞、声音等细微之处。
江濆(jiāng pēn)的意思:
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晋 陆云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四:“於时翻飞,虎啸江濆。”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虚舟不繫物,观化游江濆。” 明 唐顺之 《赠江阴陈君》诗:“幽栖选地傍 江 濆,高士风流宿所闻。” 柳亚子 《痛哭八首为浙事作》诗之四:“亡 秦 一旅起江濆,风鹤惊传海上军。”
津吏(jīn lì)的意思:指水上的官吏,也泛指负责渡船和码头管理的人员。
了却(liǎo què)的意思:完成某件事情,解决问题,使情况得到圆满解决。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露井(lù jǐng)的意思:指暴露秘密或隐情。
偏爱(piān ài)的意思:有偏袒之心,对某人或某物有特别的喜爱或偏向。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烟汀(yān tīng)的意思:指烟雾缭绕、景色模糊的样子。
重云(zhòng yún)的意思:形容乌云密布,天空阴沉。
三尺水(sān chǐ shuǐ)的意思:指距离很近,非常亲近的关系。
- 翻译
- 秋风带着雨水吹打到江边,小阁的稀疏窗帘中透出晨光。
渡口官员报告江水上涨了三尺,山中的僧人归隐在重重云雾中。
飘落的树叶已无桐木,烟波中时而可见雁群飞过。
完成文书后早早找寻睡眠,特别喜欢听屋檐滴水声在枕边回荡。
- 注释
- 江濆:江边。
疏帘:稀疏的窗帘。
津吏:管理渡口的官员。
万重云:形容山中云雾缭绕。
飘零:飘落,分散。
雁群:成群的大雁。
了却:完成。
檐声:屋檐滴水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雨北榭作》,描绘了秋日风雨中江边的景象。首句“秋风吹雨到江濆”,以秋风带雨的动态画面开启,展现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冷清。次句“小阁疏帘晓色分”,则通过小阁和疏帘,暗示了诗人独处的环境,以及晨曦微明的宁静。
第三句“津吏报增三尺水”,写津吏报告涨水的消息,透露出江面水势上涨的紧张气氛。第四句“山僧归入万重云”,则转向山僧归隐的画面,与前文的世俗生活形成对比,增添了禅意。
第五句“飘零露井无桐叶”,借落叶飘零象征诗人的漂泊之感,而“断续烟汀有雁群”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雁群的出现又暗含着思乡之情。尾联“了却文书早寻睡,檐声偏爱枕间闻”,表达了诗人结束繁忙公务后渴望安逸睡眠,享受檐下雨声带来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江景,融入了个人的漂泊感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画海南入贡天马图
余吾天马生水中,毛如泼墨耳插筒。
雄姿挺挺浴海气,一刷万里追遗风。
九夷入贡宾来服,画出犹能骇人目。
韩子休教喂地黄,太仆能令饱粱肉。
谁怜东郊瘦马硉兀如堵墙,汗血力尽德不扬,尚望明年春草长。
题崔白百雁图
老愚离群影久孤,客来笑示《百雁图》。
揩眵试数失两个,莫喻画意翻令呼。
得非长门报秋使,或是大窖传书奴。
不然一举千里高鸿俱,其馀淟汨碌琐徒,且唼且息翔且呼。
营营郑圃田之稷,睢睢齐海隅之菰。
遑知尔更衔尔芦,瓠肥卒至充人厨。
小而曰鶀亦就笯,迩闻泽梁弛禁官罢虞。
麋鹿鱼鳖同少苏,羽仪好在春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