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辟(bǎi pì)的意思:形容威力无穷,无所不能。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际会(jì huì)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交往。
郊坰(jiāo jiōng)的意思:指郊外的土地或田野。
精思(jīng sī)的意思:精细的思考和思维。
九夏(jiǔ xià)的意思:九夏指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九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和急迫。
康乐(kāng lè)的意思:指心情愉快、舒畅。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夏节(xià jié)的意思:夏季的节日或庆祝活动
虚陈(xū chén)的意思:指虚假陈述或无根据的陈述。
雍熙(yōng xī)的意思:形容国家或家族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沾足(zhān zú)的意思:指得到了某种好处或利益。
朱阙(zhū quē)的意思:指帝王居住的宫殿,也可泛指帝王的统治。
- 注释
- 风云:风与云,这里比喻君臣或不同势力的汇聚。
际会:相遇,汇合。
雷雨:打雷下雨,象征天意或恩泽。
流滋:流动而滋润,指雨水充沛。
荐币:祭祀时献给神明的礼物。
虚陈礼:形式上的礼仪展示,非实质性的。
动天:感动上天,表示诚意深厚。
精思:深思熟虑,真心诚意。
九夏:夏季,古代以夏季三个月为九夏,这里泛指夏天。
节:时节,季节。
三春:春季,古人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霢霂:细雨连绵的样子。
朱阙:红色的宫殿大门,代指皇宫。
飘飖:随风摆动的样子。
绿墀:绿色的台阶,指皇宫中的地面。
沾足:得到足够的雨水滋润。
黍稷:古代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此处泛指农作物。
丰期:丰收的时期。
百辟:众多的诸侯,泛指各级官员。
康乐:安康快乐。
万方:四方,指全国各地。
雍熙:和谐兴盛。
- 翻译
- 风云喜悦地相聚,雷雨随之润泽大地。
祭祀的供品虽呈空设之礼,但真诚的祈愿却能感动上天。
渐渐接近炎炎夏日的时节,又逢春意盎然之时。
细雨飘落在红墙之上,轻风摇曳进入绿色的宫庭。
郊外田野已充分受到雨水的滋润,期望着谷物丰收的季节。
众臣共享安康欢乐,万民期待着国家的和谐繁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末喜雨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好和农业丰收的赞美。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风云变幻之美,以及雷雨滋润大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祭祀天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里的"荐币"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供品,象征着诗人的诚意。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则描绘了季节更迭,春天即将过去转入初夏的景象,同时又回到了春日的情境。这里的"九夏"和"三春"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叹。
接下来的"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滴从宫殿的屋檐上落下,仿佛在青石板上跳跃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几句"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则是对农业生产的美好预兆,诗人通过描述田野湿润、谷物将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展现了一个社会安定、人民欢乐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是一首颇具唐代风格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己未中秋无月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
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
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
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
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
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桂香浮。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满庭芳.初夏
燕子芹乾,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
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
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
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沉香。
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
笑衰翁鬓发,早已苍苍。
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
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