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陈惟浚》
《留陈惟浚》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说东归欲问舟,清游方此复离忧

却看阴雨淹滞,莫道山灵独苦留。

薜荔岩高兼得月桂花香满正宜秋。

烟霞到手休轻掷,尘土驱人易白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道山(dào shān)的意思:指人们的道德修养高尚,品德正直,行为端正,具备崇高的道德风范。

到手(dào shǒu)的意思:指得到、取得、获得某物。

得月(de yu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好像得到了月亮的光辉一样美丽和完美。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离忧(lí yōu)的意思:摆脱烦恼和忧愁,消除心中的痛苦和困扰。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淹滞(yān zhì)的意思:指水淹、积水无法流通,比喻事物受到阻滞,无法顺利进行。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阴雨(yīn yǔ)的意思:指天气阴沉、多雨的情况。

游方(yóu fāng)的意思:指僧人、道士等出家人四处游历,传教或修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为友人陈惟浚送别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闻说东归欲问舟,清游方此复离忧。”开篇即点出友人即将东归,诗人欲问行舟之事,而此时的清游却又要面对离别的忧愁,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颔联“却看阴雨相淹滞,莫道山灵独苦留。”诗人回顾友人旅途可能遭遇的阴雨天气,担心友人旅途劳顿,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风雨无常,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颈联“薜荔岩高兼得月,桂花香满正宜秋。”转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薜荔攀岩,月光洒落,桂花飘香,正值秋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长久。

尾联“烟霞到手休轻掷,尘土驱人易白头。”诗人告诫友人,美好的时光和友情不可轻易放弃,否则在世俗的奔波中容易让人变得苍老。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六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0)

戏赠灵澈上人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0)

七言·其一○一

谁知神水玉华池,中有长生性命基。

运用须凭龙与虎,抽添全藉坎兼离。

晨昏点尽黄金粉,顷刻修成玉石脂。

斋戒饵之千日后,等闲轻举上云梯。

(0)

游崔监丞城南别业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

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

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0)

春夕寓兴

忘忧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宽。

酒病未能辞锦里,春狂又拟入桃源。

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

闲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

(0)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

汉郡三十六,郁林东南遥。

人伦选清臣,天外颁诏条。

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

分圻辨风物,入境闻讴谣。

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谯。

日落舟益驶,川平旗自飘。

珠浦远明灭,金沙晴动摇。

一吟道中作,离思悬层霄。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