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挽 赵 母 郑 氏 宋 /刘 克 庄 攀 桂 者 联 翩 ,皆 由 母 训 焉 。摘 髭 人 共 羡 ,出 腹 子 多 贤 。穉 耄 三 从 美 ,哀 荣 五 福 全 。幽 明 无 一 憾 ,玉 润 自 铭 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荣(āi róng)的意思:指因忠诚、坚贞而受辱,却因此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和尊敬。
出腹(chū fù)的意思:指言辞直率,毫不隐讳。
联翩(lián piān)的意思:形容鸟儿飞行时羽翼相连,排列整齐。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三从(sān cóng)的意思:指女子在婚姻中应该遵从三从,即在父母家时从父,出嫁后从夫,夫死从子。
五福(wǔ fú)的意思:五福指的是富贵、尊荣、寿命、康宁和好德,是传统文化中人们追求的五种幸福。
幽明(yōu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幽暗和明亮,暗中和明处,引申为对事物的明暗、优劣、真伪等相对状况的描述。
玉润(yù rùn)的意思:形容玉石的质地光滑润泽,也比喻文笔或文字优美流畅。
摘髭(zhāi zī)的意思:摘去胡须。
出腹子(chū fù zǐ)的意思:指人在生气或激动时,情绪激烈地发作,说出或做出一些冲动、过激的言行。
- 注释
- 攀桂者:比喻有成就的人。
母训:母亲的教诲。
髭人:剃须的人,指有孩子的成年人。
腹子:所生的孩子。
稚耄:年幼和年老。
三从:古代女子对父母、丈夫、儿子的顺从。
哀荣:哀荣之事,指尊贵的地位和荣誉。
五福:古代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种幸福。
幽明:生死,阴间与阳世。
玉润:比喻人的美德纯洁如玉。
铭阡:刻在墓碑上的铭文。
- 翻译
- 攀登桂树的人络绎不绝,都得益于母亲的教诲。
剃须的人共同羡慕,因为他们生育的孩子众多且贤良。
无论年幼或年老,他们都遵循美德,享受着五福齐全的荣耀。
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们没有任何遗憾,他们的美德如玉般润泽,刻在了墓碑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子女进行教导的情景,通过攀登桂树的动作寓意母教的重要性。"攀桂者联翩,皆由母训焉"表明攀援桂枝的人们都紧密相连,这种行为都是来源于母亲的教育和引导。
接下来的"摘髭人共羡,出腹子多贤"则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摘髭"意指成年,人们共同敬仰的是那些从优秀母亲肚皮中出来的多才多艺的孩子。
"稚耄三从美,哀荣五福全"表达了一种理想的家庭关系和幸福状态。"稚耄"指未成年的子女,而"三从"则是儒家传统中对妇女的道德要求,即在父母、丈夫及儿子的教育引导下,女性应表现出的美好品质。"哀荣五福全"则意味着获得了孝顺、长寿等五种福祉。
最后两句"幽明无一憾,玉润自铭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母亲教子成才的赞美之情。"幽明"指的是阴阳两界,即死生两方面,"无一憾"意味着没有任何遗憾;"玉润"形容母亲教子的功效如同温润的玉石一般,"自铭阡"则暗示这种教育成果是自然而然印证于心中的。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母爱和子女教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家庭及女性角色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黔娄过原宪,无事苦留宾。
不识今朝贵,还疑旧隐沦。
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
丘壑道常在,田园情更亲。
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
金马喧何避,桑枢辙屡新。
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
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
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
欲待抛簪绂,归寻南涧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