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虎啸(hǔ xiào)的意思:形容虎威猛的吼叫声,比喻英勇豪迈的气概。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谋帅(móu shuài)的意思:指谋取权利和地位,以达到个人目的。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威声(wēi shēng)的意思:威严的声音,指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声音。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遇知(yù zhī)的意思:遇到有智慧的人并从他们那里获取知识和经验。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门下士(mén xià shì)的意思:指在某一门派或师傅门下受教的学生或弟子。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的意思:指高山峻岭和奔流的江河,形容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
- 注释
- 玉节:象征权力和尊贵的仪仗。
珠幢:装饰有珠子的华盖。
翰林:古代官署,负责起草诏令。
谋帅:策划军事将领。
眷方深:关注和期待深厚。
威声:威严的名声。
虎啸:像老虎咆哮一样威猛。
龙吟:如龙鸣般威严或才华横溢。
门下士:弟子或追随者。
知音:理解并欣赏对方的人。
- 翻译
- 玉节珠幢的仪仗从翰林中走出,诗书谋略的帅才备受关注。
威严如虎啸龙吟,声名远播。
我身为先生门下的弟子,今日相遇,就让我们畅饮一番。
如同高山流水遇到知音,相见恨晚。
-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张孝祥所作的《浣溪沙·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
"玉节珠幢出翰林"一句,描绘了一位学者或官员拥有高超文学素养的形象,其中“玉节”、“珠幢”皆为珍贵之物,比喻其文章如同宝物一般珍贵。"翰林"指的是翰林院,是皇帝的顾问和文学创作机构,出自翰林的人自然是学富五车。
接下来的"诗书谋帅眷方深"一句,则表达了对经典文化的深入研究,对军事策略的精通。这里的“诗书”指的是儒家经典和文学作品,"谋帅"则是指军事上的筹划与布局,显示出作者不仅文才横溢,还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第三句"威声虎啸复龙吟"通过比喻手法,形容其声音如同猛虎的吼叫和龙的长鸣,展现了诗人雄壮的声音和非凡的文学才华。
接着的“我是先生门下士”表明了作者自视为某位学者或名师的弟子,显示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与追求。而“相逢有酒且教斟”则描绘了一种人间美好的场景,即在偶然相遇时,与朋友共饮酒,这里的“教斟”意味着分享和传授。
最后一句"高山流水遇知音",则是用了古代音乐家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形容作者在精神上寻找到了一位能够理解自己心灵的人。这里的“高山流水”象征着深邃的音乐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而“知音”则是指能够欣赏并理解这种境界的人。
综观全诗,张孝祥通过这首词展现了自己对学问、文学、友情以及精神上的追求与向往。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碰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张嘉佑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
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
尔来二十年,未尝变寒温。
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来一笑喜,但恐笑我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