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荒庭(huāng tíng)的意思:指家里荒芜、人丁凋敝的景象。
寥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空旷、无云的景象。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鸬鹚(lú cí)的意思:形容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暮迟(mù chí)的意思:指日暮时分,天色渐晚。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伤暮(shāng mù)的意思:指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或即将结束。
水下(shuǐ xià)的意思:指在水中或水下进行的活动。
宋玉(sòng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失去原有的光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下江(xià jiāng)的意思:下江指的是从江山之上下来,意为离开高位或权力,退居幕后。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有所思(yǒu suǒ sī)的意思:有所思指的是思考、有所想法。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冒禹书的《秋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秋天带来的特定情绪。首句“忽忽年华伤暮迟”直接抒发了对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忧虑。秋天是诗人情感寄托的最佳时节,“秋来怀抱最相宜”,他借秋景抒发内心深处的哀愁。
颔联“感时实下江州泪,触目空多宋玉悲”通过引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江州泪流的感慨者,暗示了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境遇的无奈,同时借宋玉的悲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深度。
颈联“萧瑟荒庭鸣蟋蟀,苍茫远水下鸬鹚”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荒凉的庭院里只有蟋蟀的叫声,远处的水面,鸬鹚孤独地飞翔,这些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尾联“寥寥天地吾何托,几度临风有所思”直抒胸臆,诗人感叹在广袤天地间无处寄托,只能在秋风中反复思考,表达了深深的迷茫和无尽的思绪。
整体来看,《秋来》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怀诗,通过秋天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石交十首·其一
兰为美人魂,石为君子心。
君子多哭石,哭石不成音。
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
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
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
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
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