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祀皇地祇十二首·其五司徒奉俎用《承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所作,属于祭祀之诗。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神明的诚敬之心,以及进行祭祀时的庄重和谨慎态度。
“我修祀事,于何致诚。” 这两句强调了祭祀活动的严肃性,诗人通过这些字句表明自己对于祭祀事宜的认真态度,寻求如何能够达到最为诚恳的心境去进行这一神圣行为。
“罔敢怠佚,视兹硕牲。” 这里“罔敢”表示不敢,“怠佚”指的是懈怠或疏忽,而“视兹”则是观察、看待的意思。“硕牲”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牲畜。诗人表达了对祭祀之物的尊重和不敢有丝毫怠慢的决心。
“纳烹荐俎,侑以和声。” 这两句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具体动作。“纳”意为进献,“烹”指的是煮肉,“荐俎”则是指将食物摆放在祭坛上供奉。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
“格哉休应,世济皇明。”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希望和祝愿。“格哉”是一种感叹词,用来表示赞美或惊叹,“休应”意为美好的回应,而“世济皇明”则是祈求天子的圣明能够长久,带给世人福泽。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行为的详细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祭典文化的尊重与认同,以及他们对皇权和国家安宁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后冯再来中丞招同王长文姜坤侯何涟若陈继袁诸子泛舟谒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霁诘朝复雨即事赋谢二首·其二
千秋吏部文章在,三月中丞节钺来。
庙压平潮诸岛没,天横峰影海门开。
布衣未敢辞高宴,赤舄无嫌踏野苔。
南国禹功元不到,安流须仗济川才。
修禊后十日石濂禅师招同诸公雅集长寿禅林即事赋
真妄非二途,愚智各有适。
同此闻见中,心目异喧寂。
西郊亦人境,静者得幽僻。
交错引翠条,萧疏布林石。
春事满高窗,鸟声在檐隙。
悠然古招提,旷若新开辟。
嘉招及令序,竟日随飞锡。
论诗陋休远,析理兼玄易。
既丧我于吾,焉知主为客。
欲别闻清钟,溪山暮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