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一拒霜》全文
- 注释
- 木杪:树梢,指高处的树枝末端。
芙蓉花:一种观赏植物,又称荷花,这里可能指秋天的木芙蓉。
红艳早:形容花开得早且颜色鲜艳。
晚霜寒:秋季晚上寒冷的霜冻。
朱华:红色的花朵,这里特指芙蓉花。
衰草:枯黄的草,与盛开的花朵形成对比。
- 翻译
- 枝头的芙蓉花,开放并非在春天最早。
它常常畏惧夜晚的寒霜,红花竟比不上衰草的鲜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一)拒霜》,描绘了秋季木梢头绽放的芙蓉花。"木杪芙蓉花"形象地写出芙蓉在高枝头悄然开放,不同于寻常的早春红艳。"开非红艳早"进一步强调了芙蓉花的迟开,不急于争春的特点。"常畏晚霜寒"则表达了芙蓉对秋夜寒霜的畏惧,展现了其坚韧生命力的同时,也暗示了其生存环境的艰辛。最后两句"朱华竞衰草"以对比的方式,将芙蓉的红花与衰败的草丛相对照,凸显了芙蓉即使在萧瑟的秋季,依然保持鲜艳色彩的傲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拒霜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自然季节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