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村 妇 谣 宋 /李 若 水 村 妇 相 将 入 城 去 ,呵 之 不 止 问 其 故 。我 闻 官 中 新 糶 米 ,比 似 民 间 较 钱 数 。常 平 常 平 法 甚 良 ,先 帝 惠 泽 隆 陶 唐 。愿 尔 官 吏 且 勤 守 ,无 使 斯 民 流 异 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似(bǐ sì)的意思:形容相似或相仿。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村妇(cūn fù)的意思:指不懂世故、见识狭窄的乡村妇女,也用以形容人的见识浅薄、境界低下。
官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员和公务员。
惠泽(huì zé)的意思:给予恩惠,施以恩泽
民间(mín jiān)的意思:指不属于官方、宗教或学术界的,而是属于普通民众传承、创造的事物或活动。
平法(píng fǎ)的意思:平衡和公正地处理事情,使各方得到公正对待。
平常(píng cháng)的意思:平时,日常。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常平法(cháng píng fǎ)的意思:指坚持平衡、稳定的原则和方法,避免过分偏向一方。
- 注释
- 相将:一起。
呵之:呵斥她们。
问其故:询问原因。
官中新粜米:官府新近卖米。
较钱数:兑换的钱币比较。
常平常平法:公平交易法。
先帝:从前的皇帝。
陶唐:古代盛世,比喻好的时代。
尔:你们。
斯民:这些百姓。
流异方:流离失所去他乡。
- 翻译
- 农妇们结伴进城去,尽管呵斥她们也不停步,询问她们缘由。
我听说官府新近卖米,价格比民间兑换的钱币要多。
公平交易的法则本优良,从前的皇帝恩泽深厚如陶唐时代。
希望你们官员勤勉尽责,别让百姓流离失所去他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村妇准备进城的场景,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民众心声。诗中的“呵之不止问其故”表明村妇急切地想要了解情况,而“我闻官中新粜米,比似民间较钱数”则透露了官方粜米价格比市场上的更便宜,这可能是村妇进城的原因。
“常平常平法甚良,先帝惠泽隆陶唐”这两句赞美了前代君主推行的粮食平价政策,以及这种政策带来的长久而深远的恩惠。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惠政的怀念,也表现了对当前社会稳定和民生关怀的期待。
最后,“愿尔官吏且勤守,无使斯民流异方”则是诗人对当权者的一种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勤勉管理国家,不让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而四处迁徙。整首诗通过村妇进城这一简单事件,折射出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和对美好政策的渴望,是一篇含蓄表达民间疾苦与政治期许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