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栋梁(dòng liáng)的意思:栋梁,指房屋主梁,比喻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力量。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废时(fèi shí)的意思:浪费时间;不值得花费时间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龙蛰(lóng zhé)的意思:指龙在冬天蛰伏,比喻有才能而隐藏不露,暂时不显露锋芒。
贸贸(mào mào)的意思:形容言谈轻率、不严肃。
秋实(qiū shí)的意思:秋天成熟的果实,比喻事物到了收获的季节。
天彝(tiān yí)的意思:指天地之间的秩序和规矩,也指天下人民的道德准则。
夏虫(xià chóng)的意思:比喻只能在夏天活动的虫子,比喻能力或地位低下的人。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植物(zhí wù)的意思:指花木种植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也用来形容工作井然有序。
- 注释
- 龙蛰:比喻人处于隐退或等待时机的状态。
废时:停止时间。
炎凉:形容世态炎凉。
茂悦:茂盛的喜悦。
栋梁质:比喻有担当重任的能力。
儿女姿:儿女情态,指世俗琐事。
霜贸贸:形容霜寒刺骨。
日迟迟:形容阳光漫长。
夏虫: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秋实:秋天的硕果。
秉天彝:遵循自然规律。
- 翻译
- 尽管龙蛇蛰伏在高位,鸡鸣报晓的时刻从不停止。
世间的炎凉变换,唯有茂盛的喜悦始终相伴。
我已具备栋梁之才,怎会屈身做儿女情态。
无需忧虑霜寒侵袭,也不欣喜阳光漫长。
难以与夏虫沟通理解,永远不会有秋天硕果的悲伤。
谁能料到这株植物,竟也懂得顺应自然法则。
- 鉴赏
此诗通过对比春夏之交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品格、不随世事起伏而变的赞美。首句“龙蛰虽高卧”以龙蛰(即蟋蟀)之高卧喻示坚守本性;“鸡鸣不废时”则借鸡报晓强调守时节的重要。
接下来的两句,“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物象的变化与不变,以及生命力的旺盛与衰退,揭示了诗人对于坚持真理、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初心的赞赏。
“已负栋梁质”表明诗人已经承担起维护正义的重任;“肯为儿女姿”则暗示诗人愿意为了保持纯洁和高尚的人格,甚至忍受世俗的误解与责难。
中间两句,“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不安。这里的“霜”指的是秋天的寒冷,而“日迟迟”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与那些只知享乐、不知未来之忧的人无法沟通。这里的“夏虫”指的是只享受短暂夏日而不思远虑的小生灵,而“秋实”则象征着成果和收获。
最后两句,“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通过对一株坚韧不拔、能够承受自然考验的植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理解并顺应自然法则、坚守自己使命的人或事物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苏轼借景抒情,以植物之韧性比喻人的品格高尚,不随外界变迁,表达了对坚持真理和个人品质不渝的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珍珠帘/真珠帘.琉璃帘
宝阶斜转春宵永,云屏敞、雾卷东风新霁。
光动万星寒,曳冷云垂地。
暗省连昌游冶事,照炫转、荧煌珠翠。难比。
是鲛人织就,冰绡渍泪。
独记梦入瑶台,正玲珑透月,琼钩十二。
金缕逗浓香,接翠蓬云气。
缟夜梨花生暖白,浸潋滟、一池春水。沈醉。
归时人在,明河影里。
和刘道原骑牛歌
陈子无能久弃废,骑牛入山学遁世。
刘子有道忧天下,欲取相印乘驷马。
二子相逢湖水头,进退两忘俱未酬。
长歌对市人,闻者应揶揄。
君不见蔡泽不相终跃马,宁戚未遇先饭牛。
腰悬六黄印,廪食万户侯。
人生顾何常,古来海水生柔桑。
少华一峰已为谷,白日西出明朝阳。
男儿盖棺事乃了,目睫荣悴空悲凉。
水之曲,山之傍。岁穷且饮酒,富贵无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