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亦證,空觉极圆。处处悲救,火中生莲。
《观世音赞六首·其六》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陀(bǔ tuó)的意思:指补救、弥补过失或缺陷。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敬礼(jìng lǐ)的意思:表示对上级或者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现前(xiàn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出现或显露出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观世音赞六首》中的第六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祈愿。诗中描绘了观音菩萨在岩下水边的景象,强调她的无所不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能显现于人前。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也能证得观音菩萨那样的空灵觉悟,达到圆满境界。同时,他祈求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即使在苦难之中也能如同莲花般在火中盛开,得到救赎。整首诗充满了虔诚与崇敬之情,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广大慈悲和救苦救难的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司理
三年频说狱空虚,叹息贤才治有馀。
晓踏府尘铃窅眇,夜吟庭月树扶疏。
尚微官职人皆有,已大精神众不如。
努力无忘建功业,秃毫他日为君书。
清明日再题高赋亭
二年来作旅行人,节物相逢但感情。
彭蠡湖边看竞渡,摐阳山畔过清明。
游神杳默皆愁意,倾耳寻常得恨声。
若有桑麻三亩地,肯将高迹学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