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胜(bì shèng)的意思:必定获胜,必然胜利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大儒(dà rú)的意思:指有很高学问、博学多才的学者。
盖世(gài shì)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人可比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密令(mì lìng)的意思:秘密的指令或命令。
樵夫(qiáo fū)的意思:指樵夫的生活艰苦,形容人生困苦或贫苦。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世功(shì gōng)的意思:指世世代代受益的功德。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 翻译
- 长安未必就比得过江湖,显赫的功名还是要靠大儒来实现。
在官职上我希望能晋升到重要的职位,而我更想隐居乡间,与樵夫为伴。
- 注释
-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江湖:泛指民间或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盖世功名:极大的名声或成就。
徯:期待,盼望。
大儒:学问渊博的大师级人物。
三事:古代官职的总称,通常指宰相的政务、军事和监察三项职责。
登密令:晋升到高级机要职务。
一廛:一户人家,这里指隐居生活。
樵夫:打柴的人,象征隐居生活。
-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功名与世间名利的看法以及他个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长安未必胜江湖”,诗人通过对比长安(当时的都城)与自然景物江湖,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认为城市的繁华不一定能比得上大自然的美好。
接着“盖世功名徯大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淡泊态度。这里的“徯”字有羞涩、不如意之意,而“大儒”通常指的是学识渊博的人物。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面对功名也感到有些羞涩,不以为然。
第三句“三事更应登密令”,这里的“三事”可能指的是某些具体的事情或任务,而“密令”则意味着秘密的命令或安排。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遵从天命或自然法则的态度,认为有些事情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不必过多干预。
最后一句“我欲伴樵夫”,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像樵夫一样隐居山林,与大自然为伍的愿望。樵夫通常是指那些深入山林砍柴供暖的人,他们与世隔绝,生活简单。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于自然、隐居生活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
金华千点晓霜凝,独对壶觞又不能。
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
除官去未间
除官去未间,半月恣游讨。
朝寻霞外寺,暮宿波上岛。
新树少于松,平湖半连草。
跻攀有次第,赏玩无昏早。
有时骑马醉,兀兀冥天造。
穷通与生死,其奈吾怀抱。
江山信为美,齿发行将老。
在郡诚未厌,归乡去亦好。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
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寄名朝士籍,寓兴少年场。
老岂无谈笑,贫犹有酒浆。
随时来伴侣,逐日用风光。
数数游何爽,些些病未妨。
天教荣启乐,人恕接舆狂。
改业为逋客,移家住醉乡。
不论招梦得,兼拟诱奇章。
要路风波险,权门市井忙。
世间无可恋,不是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