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辛稼轩·其五》全文
- 翻译
- 书生不愿做高官,宁愿带兵上战场。
只想在田园诗中留下名声,纵然战死春风中,英魂依旧飘香。
- 注释
- 书生:指读书人,知识分子。
黄金印:古代象征高官的金质印章。
提兵:率领士兵。
战场:战争的场所。
稼轩:这里可能指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他的号为稼轩居士。
题品:题写诗文,留下作品。
春风:象征生机和自由,也暗示春天的美好。
侯骨:古代封侯者的遗骨,这里比喻高尚的品格。
犹香:依旧散发出香气,象征英名永存。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呈辛稼轩(其五)》。诗人通过对书生与黄金印、战场提兵的拒绝,以及对稼轩一题品的渴望,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文艺的追求。
“书生不愿黄金印”,这里的“黄金印”象征着权力和物质财富,而“书生”则代表了一心向学之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对于一心学习的人来说,权力与财富并非他们所追求的。
“十万提兵去战场”,这是对武力的象征,强调了军事力量的庞大和战争的残酷。诗人在此强调书生不愿涉足这些领域,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只欲稼轩一题品”,这里的“稼轩”指的是古代文人的居所,而“一题品”则是指文学创作或学问研究上的成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和学术的向往,希望能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
“春风侯骨死犹香”,这句话用了侯霸变的典故,传说侯霸死后,其忠诚之心仍然使得他身上的香气不散。诗人借此形容,即便是生命消逝,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仍旧令人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文学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境界的高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谷自乱离之后在西蜀半纪之馀多寓止精舍与圆昉上人为净侣昉公于长松山旧斋尝约他日访会劳生多故游宦数年曩契未谐忽闻谢世怆吟四韵以吊之
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
题简禅师院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