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中种竹十二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情感与对环境的感受。"缁尘浓不到,惟有瘦琅玕",开篇即以“缁尘”与“瘦琅玕”形成鲜明对比,缁尘指的是尘埃,而“瘦琅玕”则是形容竹子的清瘦挺拔,暗示出竹子在尘世中的高洁与独立。这里,“瘦琅玕”不仅指竹子的形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接着,“梦尽潇湘雨,何如此地寒”,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深切感受。潇湘雨,常用来形容江南湿润多雨的景象,此处可能暗喻诗人的理想或向往之地。然而,现实中的“寒”字,既指气候的寒冷,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冷寂。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呈贺郡公
乔林巢独鹤,自爱经几秋。
戛然伸其喙,众鸟噤不啾。
饥啄玉山禾,渴饮清渭流。
岂不念饥渴,芳洁慎所求。
翘首仰云衢,亦有健翼游。
云衢非吾事,所性林泉幽。
林泉有何乐,鸡鹜相与俦。
贼粮固其性,耿介难自谋。
鸡肥鹤日瘠,谩自高一头。
况又去其半,半载不见酬。众禽?然笑,饿死予尔羞。
饿死则犹閒,未死将谁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