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残寒(cán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非常严寒。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陈根(chén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源、根本。
大泽(dà zé)的意思:指大水泽,比喻广大的水域。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灰律(huī lǜ)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状态或形势趋于灰暗、消沉、无望。
来年(lái nián)的意思:指明年、下一年。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四极(sì jí)的意思:指极端、极度。
信风(xìn fēng)的意思:指风向正好,船只行驶顺利的情况。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运行(yùn xí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规律或方式进行运转、运动。
正气(zhèng qì)的意思:正气指的是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正直无私。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 注释
- 运行元化: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不参差:没有差异,协调一致。
四极: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全国。
中华:中国。
正气:春天的温暖气息。
灰律:古代以十二律对应十二月,灰律指立春时的音律,代指节气变化。
残寒:冬天剩余的寒冷。
柳条:象征春天,因为柳树早春发芽。
冰融:冰融化。
大泽:广阔的沼泽地带,这里泛指水域。
朝阳:早晨的阳光。
草绿:草变得绿色,指春天景象。
陈根:旧年的草根。
风光:风景,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疾于箭:比箭还快,形容时间飞逝。
年来年去:一年又一年过去。
霜髭:白色的胡须,比喻年老。
- 翻译
- 世间万象无参差,全国上下共迎新春。
正气随着季节变化生,残冬寒意被柳枝驱赶。
冰河在晨光中渐渐消融,草根因夜雨而感知春绿。
难以相信风光变换快过箭,年复一年我已添白发如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气氛,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力量的赞美与期待。首句“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展现了宇宙运行的和谐统一,以及时间的流转使得整个中国大地迎来同一个季节。
接下来的两句“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则是对早春气候变化的精细刻画。其中,“正气”指的是新生的生机与活力,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展现;“灰律”可能暗示了某种节律或规律的改变;“残寒”代表着冬日余留的冷意,而“柳条欺”则是早春中柳树新芽初生的生动描写,表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复苏。
第三第四句“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到来的迹象。其中,“冰融大泽”形象地展现了冰雪消融、水流汇聚的情景;“朝阳觉”则是对日光照耀下自然界苏醒的感受。“草绿陈根夜雨知”则描绘了经过春雨滋润后,草木重新萌发,而植物的根部也在这滋养中得到充分的水分。
最后两句“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迅速。诗人感叹春天的景色转瞬即逝,如同箭一般射出,而岁月匆匆,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白发苍苍。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寓意着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