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十咏·其三焚香》
《閒居十咏·其三焚香》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博山爇沉水,矮屋笼高烟。

枯木发光怪,寒灰火传

众芳閒里过,一味中禅

空印消息深宵默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矮屋(ǎi wū)的意思:指住房狭小、矮小,形容环境贫苦,生活条件艰苦。

博山(bó shān)的意思:形容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发光(fā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闪耀,也比喻才华出众或事物显著突出。

光怪(guāng guài)的意思:形容奇特、离奇、怪异。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火传(huǒ chuán)的意思:传播迅速,迅猛如火。

空印(kōng yìn)的意思:形容虚无飘渺,没有实质内容的印迹。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默然(mò rán)的意思:

[释义]
(形)沉默无言的样子。
[构成]
附加式

深宵(shēn xiāo)的意思:深夜时分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中禅(zhōng chán)的意思:中禅指的是修行禅定的人,也可以指禅宗的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居时焚香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博山爇沉水”,以博山形容香炉之大,沉水则是香料名,暗示焚香的仪式感与香气的浓郁。次句“矮屋笼高烟”,矮屋与高烟形成对比,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环境。接着,“枯木发光怪,寒灰待火传”两句,通过枯木与寒灰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静谧与等待的意境,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内在的生命力与希望。

“众芳閒里过,一味静中禅”则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平静联系起来,众芳虽过,但内心保持宁静,如同在禅定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最后,“空印真消息,深宵坐默然”表达了作者在深夜的寂静中,通过焚香这一行为,似乎与宇宙间某种真理或智慧产生了共鸣,达到了心灵的深度契合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闲居生活中对自然、对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几度潺湲树底过,渊澄会见泻天河。

气蒸桃浪红翻锦,色借湘裙绿染罗。

曲涧分来听不尽,长沟流出恨偏多。

朝宗东泛沧溟远,万里瀰漫接巨波。

(0)

奉送大学士曾先生侍从东宫赴南京

望著銮坡早,官兼鹤禁荣。

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

付托同元老,尊荣重列卿。

拜辞瞻衮冕,宴饯集簪缨。

驰道云随辇,行宫月照营。

前星临虎帐,后骑绕龙旌。

召对论经籍,从容纳恳诚。

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

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

渐过淮甸路,遥指石头城。

日月开三殿,山河壮两京。

谒陵严礼秩,助祭秉寅清。

翊戴归邦本,欢娱洽众情。

愿杨匡德业,海内振英声。

(0)

题画扇次岑琬韵

自适閒边趣,谁言分外求。

看山一瓢酒,载月五湖舟。

秋水清吟思,西风冷钓裘。

惟应陆甫里,千古可同流。

(0)

诸菊咏十二首·其八白牡丹菊

玉露凝辉粉艳新,芳魂无意近阳春。

只愁野鹿重衔去,零落秋香逐路尘。

(0)

昼寝

清夜常少眠,病来昼亦寝。

诗书委尘箧,事业付衾枕。

窗明耿秋晖,风气觉先凛。

徒怜佳节来,黄花劝人饮。

(0)

猛虎行

山下有龙,山上有虎。龙藏渊穴,虎卧天府。

虎非独燀威,亦有灵心。口衔帝符,命令百神。

虎踞地长咆,大块荡摇。睥天短嘘,星晨纷拿。

虎虽耋矣,有雏孔䐈,阚而八翼。

吐舌九州,轩牙四极。啖兹下土,曷其有息。

呜乎下土,亟矣无为语,龙潜不辞奫,无奋尔鳞。

遵养纯熙,乃登于天津。我欲伐虎,手无斧柯。

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