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归》
《春归》全文
明 / 刘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东风吹雨过横溪,两岸阴阴万木齐。

江黑未看王鲔上,山青偏听子规啼。

停舟远客相问,载酒佳人忆共携。

春色又归愁未醒,南园落草萋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落草(luò cǎo)的意思:指叛逆、背叛,特指原本效忠的一方投向敌对势力。

南园(nán yuán)的意思:指南方的花园,比喻繁花似锦、美好如春的地方。

偏听(piān tīng)的意思:只听到自己想听的,忽略他人的真实意图或表达。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听子(tīng zǐ)的意思:指听取别人的劝告、忠告或意见。

王鲔(wáng wěi)的意思:指权贵或有权势的人。

相问(xiāng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或交谈。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春归》描绘了春天归来时的景象。首句“东风吹雨过横溪”,以东风带雨的画面开启,展现出春天湿润的气息和生机。接下来,“两岸阴阴万木齐”描绘了两岸树木在雨水滋润下郁郁葱葱的景象,烘托出浓厚的春意。

“江黑未看王鲔上,山青偏听子规啼”两句,通过江水的颜色变化和子规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春的氛围。王鲔是古代传说中的大鱼,此处暗示江水尚未完全解冻,而子规的叫声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离别的哀愁。

“停舟远客劳相问,载酒佳人忆共携”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的互动,停船的游子询问着春的消息,而诗人则回忆起与美人的共同赏春情景,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春色又归愁未醒,南园花落草萋萋”以景结情,春色虽回,但诗人内心的愁绪并未消散,反而随着南园花落、草木茂盛,更显凄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春光的喜爱,又有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忧居

忧居向山林,虫鸟日为伍。

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

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

地僻谁往还,闲门闭深雨。

(0)

水边春半

芹牙差差兰笋短,石渠冰销水色浅。

倡情冶思不可奈,好鸟间关花婉娩。

鲜衫翠裾者谁氏,行歌杨枝惜时晚。

临流有客抱危膝,苦调长谣问谁遣。

(0)

赠秘书王监丞

君不见秘书外监贺放翁,镜湖一曲高清风。

又不见太子师傅两疏氏,东门祖帐罗群公。

人生晚节良不易,颓波直下谁障东。

使人知有在我者,二三君子为有功。

我公金华山下住,赤松安期白云处。

风骨细瘦真神仙,急流勇退不肯顾。

我昔山中想风采,几回击节归田疏。

适来追陪水苍佩,亲见辞归白云路。

御笔擢公领蓬山,师表玉立东宫官。

两年苦口一去字,未许鸥鹭从公闲。

瑶池深深锁策府,玉皇宫阙侨其间。

暂分赤符管下界,半空云气常往还。

多少持麾辞上国,悠悠风尘见此客。

莫作寻常太守看,疏贺以来伟人物。

夜瞻婺女次舍中,一点光明射南极。

公归眠食重调护,世道尚凭公气力。

(0)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馀。

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

就食泮水宫,学圃乏薪蔬。

凛凛座无毡,踽踽出无驴。

厌厌尊无酒,呥呥食无鱼。

官居古云冷,已矣当归欤。

缅怀二女子,夫家住桐庐。

三年千里别,旷久不得书。

日者遣一力,还家问何如。

江滨桐君山,土肥药堪锄。

山根有閒地,或容房客居。

(0)

拜孙花翁墓下

水仙分地葬诗人,一片荒山野火焚。

荐菊有亭今作圃,埽松无地漫留坟。

蜗牛负壳黏碑石,老鹳携雏入陇云。

欲把长箫歌楚些,却怜度曲不如君。

(0)

次萧饶州韵·其一

爱山如爱士,交友竟忘年。

未老先辞禄,能閒始是仙。

清谈真药石,雅志乐林泉。

笑看衡门外,随风柳絮颠。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