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建士谢旿二首·其二》
《答建士谢旿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偶有幽人访,柴门始一开。

大颠留偈去,小谢袖诗来。

襆被嫌三宿挑灯读百回。

惟应双屐齿历历莓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大颠(dà diā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动或变化。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三宿(sān xiǔ)的意思:连续三天不离开某地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小谢(xiǎo xiè)的意思:小谢指的是对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之情,表达感谢之意。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注释
幽人:隐士。
柴门:简陋的木门。
大颠:大颠和尚(唐代高僧)。
偈:佛教中的短诗或教诲。
小谢:谢眺(南朝诗人)。
襆被:被子。
三宿:住了三个晚上。
挑灯:点燃油灯。
历历:清晰可见。
翻译
偶尔有隐士来访,我才打开柴门。
大颠和尚留下禅语离去,小谢诗人则带着诗篇前来。
我嫌褥被只睡了三宿就离开,夜里点灯反复阅读那上百遍的诗篇。
唯有那双木屐的痕迹,清晰地留在青苔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高脱俗的隐居生活。诗人在深山中偶尔接待来访之客,柴门久未打开,显得十分寂寞。而"大颠留偈去,小谢袖诗来"则表明诗人与友人的交流方式,他们或是通过留下偈语,或是在袖中携带诗篇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襆被嫌三宿,挑灯读百回"强调了诗人对书籍的珍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即使在简陋的被褥中也要反复阅读。

最后两句"惟应双屐齿,历历在莓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小径上行走的情景,那种步履不停,沉浸于自然之美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超然。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0)

塞上曲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0)

上元怀古二首·其一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0)

为贾师雄发明古铁镜

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

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

(0)

游雁宕山次韵

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

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

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0)

菩萨蛮·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