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山可移,应将秦国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始 皇 陵 下 作 唐 /曹 邺 千 金 买 鱼 灯 ,泉 下 照 狐 兔 。行 人 上 陵 过 ,却 吊 扶 苏 墓 。累 累 圹 中 物 ,多 于 养 生 具 。若 使 山 可 移 ,应 将 秦 国 去 。舜 殁 虽 在 前 ,今 犹 未 封 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于(duō yú)的意思:超过、多于
封树(fēng shù)的意思:指封存、封闭树木,比喻不让人知道真相或隐藏事实。
扶苏(fú sū)的意思:指扶持、培养有才华的年轻人。
狐兔(hú tù)的意思:指狡猾的狐狸和胆小的兔子,用来形容心机深沉、狡诈狡猾的人。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泉下(quán xià)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人上(rén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或品德方面高出一等的人。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上陵(shàng líng)的意思:指超越、胜过、高于。
生具(shēng jù)的意思:指生活必需品,也可指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鱼灯(yú dēng)的意思:指心灵手巧,善于创造和发明的人。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 注释
- 千金:极贵重的钱。
鱼灯:装饰或照明用的鱼形灯具。
泉下:地下,阴间。
狐兔:泛指地下动物。
行人:路人。
陵过:路过陵墓。
扶苏:秦始皇的儿子。
墓:坟墓。
累累:形容众多。
圹中物:陵墓中的陪葬品。
养生具:日常生活用品。
山可移:比喻移走陵墓。
秦国:秦朝。
去:离开。
舜殁:舜帝去世。
封树:古代葬礼习俗,植树标志墓地。
- 翻译
- 花费千金购买鱼形灯,照亮地下的狐狸和兔子。
路人经过秦始皇陵,却去凭吊扶苏的墓地。
陵墓中的陪葬品堆积如山,比生活用品还要多。
如果能移动大山,人们会希望连同秦国一起带走。
虽然舜帝去世已久,但他的陵墓至今仍未封土植树。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邺的《始皇陵下作》,通过对始皇帝陵墓附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复杂,展示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思想深度。
首句“千金买鱼灯,泉下照狐兔”生动地描绘了一番夜晚景色,透露出一丝哀怨之情。诗人用千金购买的鱼灯映照着泉水下的狐狸,隐喻了权势与弱小共存的世态。
接着,“行人上陵过,卻吊扶苏墓”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反思。扶苏是秦始皇之子,被流放到边疆,最终死于那里。这两句通过行人的脚步声和对扶苏墓的吊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悲剧的感慨。
“累累圹中物,多于养生具”一句,通过对比陵墓中的丰富陪葬品与人们生活所需的简单工具,批判了暴君对生命的漠视和奢侈无度的统治方式。
“若使山可移,应将秦国去”则是一种极端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想象搬走一座大山来比喻如果能够改变历史,就应该将造成无数痛苦的秦朝彻底抹去。这不仅是对始皇陵的批判,更是对暴政的一种强烈抗议。
最后,“舜殁虽在前,今犹未封树”则是对远古圣君禹(舜)的赞颂,同时也是对当时政治的讽刺。舜殁即是舜帝的陵墓,虽然 禹已去世千年,但他的陵墓依旧被人尊崇和保护。而今之人却未能做到这点,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始皇陵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批判精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和哀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