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无蔡邕识,那得马融吹。
《游李少师园十题·其三笛竹》全文
- 翻译
- 凤凰所食的食物已经非常美味,
龙的吟唱之声更是奇妙无比。
- 注释
- 凤: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象征尊贵和美好。
食:吃。
实:实际上。
已:已经。
美:美味。
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权力和神秘。
吟:吟唱,这里指龙的叫声。
声:声音。
更:更加。
奇:奇特,不寻常。
惜:可惜。
无:没有。
蔡邕: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擅长音乐鉴赏。
识:识别,欣赏。
那:怎能,哪里。
得:能够。
马融:东汉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尤善音乐。
吹:吹奏,这里指音乐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凤鸟享用美食和龙吟之声的美妙场景,运用了象征手法,凤与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和尊贵的象征。诗人感叹没有像蔡邕这样的音乐大家来欣赏笛竹的音韵,也没有马融那样的吹奏者能将其美妙声音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寓言性地赞美了李少师园中的笛竹及其可能带来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对高雅艺术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精致生活和艺术品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警
人生非金石,寿夭不自知。
一日复一日,亦或至耄期。
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
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釐。
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
我今齿发弊,彊健复几时。
一寸学古心,自视犹可为。
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
天定终胜人,吾世或未衰。
素业果有传,三复吾此诗。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读书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