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
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
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
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钟希哲者台州人也妙于传神成化二十年春沈君启南偕余访之欣然命笔咸云甚似因赋诗记之是岁四月十二日余初度也书于豫章堂》【明·史鉴】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9967c68b4732a28155.html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外(bù wài)的意思:不超出、不超过、除此以外
不任(bù rèn)的意思:不肯担任或不愿意接受职责。
孱弱(chán ruò)的意思:形容弱小、脆弱。
传写(chuán xiě)的意思:传承和书写。
大均(dà jū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底石(dǐ shí)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石,也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端如(duān rú)的意思:形容言辞严肃,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赋形(fù x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特征或属性十分合适、完美。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毫发(háo fà)的意思:形容极微小、极细小。
化力(huà lì)的意思:指将不利的情况转化为有利的情况,发挥出力量。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剽贼(piāo zéi)的意思:指抄袭、盗用他人的作品或创意。
情欲(qíng yù)的意思:情感无法自控,无法自拔
人像(rén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外貌。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若水(ruò shuǐ)的意思:指柔和、温润如水的气质或风格。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随化(suí huà)的意思:指事物随着环境、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
徒行(tú xíng)的意思:指徒步行走,没有交通工具可用。
外饰(wài shì)的意思:指外表、外观的装饰。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为久(wéi jiǔ)的意思:长久地,久远地。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先正(xiān zhè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料到结果,也指事先做好准备。
形似(xíng sì)的意思:外表相似,内在不同。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正言(zhèng yán)的意思:指直言不讳,毫不回避地说出真相或批评他人的错误。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自治(zì zhì)的意思:自治指的是一个地方或组织独立自主地管理自己的事务,不受外界干预或控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钟希哲画像赞》。诗中表达了对画家钟希哲技艺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头便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接着,诗人通过“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描绘时间的流逝,强调生命的有限。紧接着,“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一句,将情感欲望与自然界的寒暑变化相比拟,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随后,诗人转而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表达了年老体衰的现实。在“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中,诗人感叹自己这脆弱的身体难以长久存在。最后,“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更是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终将消逝的无奈。
在对人生的感慨之后,诗人转向对钟希哲画技的赞美:“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赞扬他能够将人物的精神风貌生动地描绘出来。“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等句,高度评价了画作的逼真程度,仿佛画中人就在眼前。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对艺术与真实的思考:“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指出艺术创作的奥秘,认为艺术家的技艺超越了自然之力。最后,诗人反思了对古人画像的看法:“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表达了对真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长久保存画像意义的疑问。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艺术的崇敬之情,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真实与虚构等哲学问题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八大金刚常住世,护佛正法令久住。
精蓝金刚相先坏,欲令正法住为难。
悟禅致力扶正法,故先成此金刚王。
老僧嘉悟善用心,说偈赞其令速办。
隔江遥望白云村,横折梅花卧石根。
病眼朦胧失端的,淡烟小雨复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