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第 四 铺 宋 /张 耒 系 缆 寒 沙 伤 客 情 ,秋 云 不 动 夜 阴 生 。萧 萧 两 岸 黄 榆 叶 ,解 报 三 更 雨 到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客情(kè qíng)的意思:指待客的礼节和情谊。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系缆(jì lǎn)的意思:系缆意指用缆绳或绳索将船只系住,比喻把事情牢牢地掌握住,不让其失去控制。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夜阴(yè yīn)的意思:指夜晚的黑暗和阴冷。
阴生(y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形成或者发展的过程,也可以指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榆叶(yú yè)的意思:榆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或亲情,比喻情意相投,情感深厚。
- 注释
- 系缆:系船的绳索,这里象征着羁旅或停留。
寒沙:冰冷的沙滩,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伤客情:触动旅人的离别之情。
秋云不动:秋天的云彩静止,暗示夜晚的来临。
夜阴生:夜晚的阴霾逐渐生成。
萧萧两岸黄榆叶:形容黄榆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
解报三更雨到声:黄榆叶的声响仿佛预告了深夜的雨即将来临。
- 翻译
- 在寒冷的沙滩上系缆,触动了旅人的离愁别绪。
秋日的云彩静止不动,夜晚的阴霾渐渐笼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宿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来抒发旅人寂寞孤独的情怀。
"系缆寒沙伤客情"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作者以“系缆”开篇,既表明了行者暂时停留的状态,也暗示了一种无奈和不舍。"寒沙"指的是秋夜里冷清的河沙,它与旅人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旅人心中的寂寞。
接着,“秋云不动夜阴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秋天的云彩似乎凝固而不散,深夜的阴霾弥漫,不仅是外部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和静谧。
"萧萧两岸黄榆叶"一句,以音响的变化来传达秋意。"萧萧"形容落叶的声音,"两岸黄榆叶"则具体描绘出秋天景象,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使人仿佛能听到那飘零的树叶声,同时也映照出了旅途中的孤独。
最后,“解报三更雨到声”一句,以夜半时分的细雨来结束这首诗。"三更"指的是夜晚的第三个时辰,接近凌晨,而“雨到声”则是对夜雨声音的描写。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旅途中的寂寞与外界的宁静形成了和谐统一。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捕捉秋夜的景象和氛围,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孤独感和对归宿的渴望。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意境丰富,是一幅美妙的中国古典山水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归行
男儿四十无所成,可怜鬓发霜华生。
长书朝奏夕命相,此事故非言不行。
低徊却入邵陵幕,梅岭招降建城郭。
论功第一遭众谗,断木浮沈委沟壑。
噫吁嚱,数奇不独李将军,株坐桐乡三见春。
桐乡虽好大儿死,风物满眼唯悲辛。
迩来又赴肥上辟,碌碌随人亦何益。
法网深悬无纵鳞,敛翼饥禽忧弹射。
噫吁嚱,一寸丹心不堪折,扁舟却忆姑溪月。
溪如凝冰月如雪,天地清光迥交澈。
钓丝千丈入琉璃,六鳌一举三山随。
人生快意莫如此,腰束黄金多横死。
君不见日暮途穷逆行客,一饷荣华速诛殛。
又不见都市朝衣就剑人,谁道忠言能杀身。
休休休,归去来。
芝田石室云长在,瑶草琪花春不回。
收帆银涛即平陆,跨青牛兮驱白鹿。
莫向人间歧路行,岂有悲欢与荣辱。
休休休,归去来,计已决。
肯学腐儒空有言,辜负春鹃口流血。
《将归行》【宋·郭祥正】男儿四十无所成,可怜鬓发霜华生。长书朝奏夕命相,此事故非言不行。低徊却入邵陵幕,梅岭招降建城郭。论功第一遭众谗,断木浮沈委沟壑。噫吁嚱,数奇不独李将军,株坐桐乡三见春。桐乡虽好大儿死,风物满眼唯悲辛。迩来又赴肥上辟,碌碌随人亦何益。法网深悬无纵鳞,敛翼饥禽忧弹射。噫吁嚱,一寸丹心不堪折,扁舟却忆姑溪月。溪如凝冰月如雪,天地清光迥交澈。钓丝千丈入琉璃,六鳌一举三山随。人生快意莫如此,腰束黄金多横死。君不见日暮途穷逆行客,一饷荣华速诛殛。又不见都市朝衣就剑人,谁道忠言能杀身。休休休,归去来。芝田石室云长在,瑶草琪花春不回。收帆银涛即平陆,跨青牛兮驱白鹿。莫向人间歧路行,岂有悲欢与荣辱。休休休,归去来,计已决。肯学腐儒空有言,辜负春鹃口流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567c6806810748422.html
题泰山灵岩寺
石龟泉畔铁袈裟,上有猿衔五色花。
见说道人时挂搭,旋将青拂扫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