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一位朋友沈君弹琴时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带来的震撼与宁静,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首先,“忽听使人惊,空山迸一声。”这两句以“惊”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感受,仿佛在寂静的山林中,突然响起的一声琴音,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让人不禁为之侧目。这里的“空山”不仅指物理空间的空旷,也暗示了一种心灵上的空灵与纯净。
接着,“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这一句将听觉体验扩展到视觉和自然界的反应上,琴音仿佛具有魔力,使得草木中的秋虫也一同响应,发出共鸣的声音。这种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暂与松风远,还同石涧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琴音似乎与远处的松风相隔,却又与近处清澈的石涧水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动与静、远与近的对比美,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界的深层联系。
最后,“曲终人欲散,纤月照南楹。”当一曲终了,听众们似乎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美妙之中,不愿离去。此时,一轮纤细的月亮静静地照耀着南边的柱子,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宁静与神秘的色彩。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与自然、人心之间的深刻联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夜邬使君邀登广视堂后山玩月同舒少参管都阃
佳节秋临半,英寮夜卜欢。
官堂登石壁,客席挂林端。
皓月依人至,中天任意看。
岂期法署窈,坐揽众山宽。
江汉浮杯杓,轩裳集凤鸾。
三星盏底出,万井膝边攒。
香递淮山桂,情倾楚泽兰。
醉题鹦鹉赋,倒著鹖鸡冠。
爽气占元化,清辉接广寒。
露团光几案,叶落间盘餐。
北海尊犹满,南楼兴未阑。
那能羁世网,耐可弃微官。
佳赏应难继,令人忆考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