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不诬(bù wū)的意思:不冤枉,不诬告。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东园(dōng yuá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思想活动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状态。
凤鸟(fèng niǎo)的意思:指极为珍贵、稀有的鸟类,也比喻非常出色、杰出的人。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琴瑟(qín sè)的意思: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感情和谐,相互配合,如琴瑟合鸣。
霜秋(shuāng qiū)的意思:指秋季初霜降临的时候。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万叶(wàn yè)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数或统计。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叶子(yè zi)的意思:比喻人到老年回到故乡或家族中生活。
已夫(yǐ fū)的意思:已夫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已经做了丈夫或者已经结婚的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种桐》。诗中描绘了诗人种植桐树的情景和对桐树未来的期待。诗的前两句“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描述了东园内树木繁茂的景象,其中特意提到了四棵晚种的桐树已经长到一丈多高,显示出诗人对这些桐树的特别关注。
接着,“不缘桃李斗颜色,不为琴瑟养肌肤”两句,诗人以桃李的艳丽和琴瑟的装饰作用来反衬桐树的自然生长状态,强调桐树本身的价值,并非为了追求外在的华丽或实用价值而存在。
“霜秋要成万叶子,他日与致丹山雏”则表达了诗人对桐树未来成长的期待,希望在霜秋时节,桐树能长出繁茂的叶子,为丹山的幼鸟提供栖息之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最后,“野人此意真不诬,凤鸟不至吾已夫”两句,诗人以“野人”的身份自居,表达了自己对桐树种植的初衷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他相信,只要遵循自然之道,桐树就能茁壮成长,吸引凤鸟前来,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美好和谐。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即如果凤鸟不来,那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