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秋晓》
《挽赵秋晓》全文
宋 / 陈继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灯火南城夜,春风齿牙

阿蒙刮目,文举幸通家

尚渴霏霏诲,翻成起起嗟。

向来觞咏地,衰柳夕阳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蒙(ā méng)的意思:指人无知、愚昧,不明事理。

齿牙(chǐ yá)的意思:指尖锐的牙齿,形容凶恶猛烈的攻击。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刮目(guā mù)的意思:刮目是指擦亮眼睛,使眼睛清晰明亮,也用来形容看到了令人惊奇、震撼的事物。

起起(qǐ qǐ)的意思:起起指的是动作连续不断或频繁重复。

觞咏(shāng yǒng)的意思:觞指酒杯,咏指歌颂。觞咏意指以诗歌歌颂酒宴之乐。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翻译
夜晚的南城灯火辉煌,春风中树叶如牙齿般沙沙作响。
阿蒙这样的旧识,如今也要重新看待,文举有幸与我们成为一家亲戚。
我渴望接受你的教诲,却反而引发无尽的感叹。
这里曾经是饮酒作诗的地方,如今只有衰败的柳树和斜阳映照。
注释
灯火:夜晚的城市灯光。
春风:春天的微风。
刮目:改变看法,另眼相看。
通家:亲戚关系。
霏霏:连续不断的样子。
起起嗟:反复叹息。
觞咏:饮酒作诗。
衰柳:枯萎的老柳树。
夕阳斜:夕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南城的景象,灯火点点,春风吹拂,仿佛带着生机与活力。诗人以"春风借齿牙"比喻春风的细微入微和力量,暗示赵秋晓或许也有类似春风般的特点,让人感到他的智慧或影响力如同春风一般悄然影响他人。

接下来,诗人提到"阿蒙曾刮目",引用了吕蒙的故事,意在赞誉赵秋晓的才智增长,犹如吕蒙的惊人转变,令人刮目相看。"文举幸通家"则可能是指赵秋晓与文人世家有深厚的联系,或者他的文学才华受到认可。

诗中"尚渴霏霏诲"表达了对赵秋晓学问渊博的敬仰,以及对他教导他人的渴望。然而,这美好的期待却转为"翻成起起嗟",流露出诗人对赵秋晓去世的惋惜和哀叹。最后,诗人感慨地回忆起他们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是在"向来觞咏地",如今只剩下衰柳夕阳,暗含着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赵秋晓深深的怀念和对其人品学识的赞美。

作者介绍

陈继善
朝代:宋

陈继善,字仲卓,生平不详。有挽赵必?诗。
猜你喜欢

梧桐树

汞即心,铅即气。汞铅结就丹根蒂。产在西南地。

坎离龙虎总由伊。性命阴阳只这是。劝君早留意。

(0)

菩萨蛮·其十五月夜

远山新吐蛾眉月,半钩飞入梧桐叶。

刚得照妆台,昵人脱燕钗。

风吹裙带急,花下凭肩立。

细数旧时欢,低头屈指尖。

(0)

眼儿媚.赠野云道人

翛然四海任云浮。五月尚披裘。

中山学醉,华山学睡,几日蓬头。

两眉闲似缑山鹤,又解替人愁。

咸阳古道,一腔渔鼓,只唱归休。

(0)

筚篥吟

春风吹船下扬州,夜听?声江月流。

故宫摇落杨柳秋,客子于邑山阳愁。

明朝此声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宽者,手持悲篥寻南游。

胡笳拍中愁未休,龟兹角筦亲编收。

王门历尽及五侯,翩然鸿飞不可留。

篴材既访柯椽锼,更协鸣凤昆崙丘。

卷芦易地鸣陇头,城南思妇歌牵牛。

欲绝未绝一缕抽,划然石裂千丈湫。

叫噪鹅鹤飞蛟虬,洞庭之水天东浮。

杜宽杜宽艺绝优,艺隐岂比闵张俦。

为君贳美酒,不惜千金裘。

和我君山镆邪?,与尔同登黄鹤楼。

(0)

彭义士歌

八十长者新城彭,一生好义不好名。

天历饥告江南氓,官家鬻爵令新行。

嗟哉我彭粟有盈,内粟不与官爵争。

岂惟内粟爵不争,民有乏逋我代庚。

乏力我又代民耕,民流过门给炊烹。

吁嗟尔民曷报彭,期以八百之长生。

(0)

寿岂诗

有桥洋洋,在堂之阳。岂弟君子,令德不爽。

文文如璊,?衡其锵。酌以旨酒,以燕乐我父兄。

瞿叔孝友,寿岂孔箴。有谖奕奕,在堂之北。

岂弟君子,令德有赫。饮御我族,以及我宾客。

瞿叔岂弟,班裳赤舄。寿且乐康,田尔令德。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