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中的乡村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首句“烟雨茫茫失远村”以烟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氛围,远处的村庄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东陵瓜地傍衡门”一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靠近衡门(可能指农舍或村落的入口)的一片东陵瓜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前句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袖中双剑依然在,换得黄牛教子孙”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传承与责任的主题。袖中双剑象征着某种传统、技艺或精神的传承,即使岁月更迭,这些宝贵的东西仍被珍藏和传递。通过“换得黄牛教子孙”,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用黄牛耕作的形象比喻知识、技能或道德观念的传授给下一代,强调了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寓意深刻的结尾,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以及对未来世代负责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莲池
避暑茅亭下,清香隔水闻。
白莲栖白鹭,独坐到黄昏。
哀朱生词
塾南祠堂鸳瓦碧,塾南父老相叹息。
叹息朱郎谁复如,二十书生已庙食。
忆昨前村喧鼓鼙,天昏日落豺狼驰。
苍茫野哭走儿女,黯淡杀气冲潢池。
朱郎此时挺身出,凭陵大叫探虎窟。
郦生掉舌机已危,杲卿骂贼死不屈。
古来壮士思解纷,朱郎救焚翻自焚。
宝剑精光忽夜蚀,乾坤谁与清妖氛。
湘水村童击鼍鼓,共采幽兰荐芳醑。
英魂时驾黄隺来,祠下松杉泣风雨。
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
春风吹上春酣亭,江山图画开新晴。
尊前柳花如雪舞,树杪淑气催莺声。
忆昨空亭人叹息,凋尽芙蓉秋水碧。
使君一日下绵州,遂有楼台高百尺。
我亦明山旧隐沦,歇马溪头问春色。
一杯破尽寒食寒,似醉繁花露浓夕。
曾公曾公本英志,见汝先朝几封事。
近日谈玄复有神,听之动我凌云思。
涪江净洗白鸥心,柱史隐动青牛气。
何必区区怀故山,此中亦有君平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