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日招仲孺述之》
《上巳日招仲孺述之》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月三日水滨兰亭故事冠巾

与君嗜好相似,速来同鲙盘中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

冠巾(guàn jīn)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嗜好(shì hào)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有特别的喜好或偏爱。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三月三(sān yuè sān)的意思:指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三月三日(sān yuè sān rì)的意思:指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邹浩在上巳节邀请好友仲孺一同前往颍水边,重温兰亭雅集的场景。诗中的“三月三日”指的是上巳节,这是一个古代汉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此时到水边洗濯祓除,以祈求去除不祥和疾病。诗中提到的“兰亭故事”,源自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一次文人聚会,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邹浩与仲孺两人对文雅之事有着相同的爱好,诗中“与君嗜好酷相似”表达了这种共鸣。他们相约前往颍水边,意在追寻古人雅集的意境,同时也享受自然风光带来的愉悦。诗中的“速来同鲙盘中鳞”则暗示了他们将共同品尝美味的鱼肴,这既是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延续,也是对友情和生活情趣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魏南夫丞相挽诗二首·其二

青云纡群绂,白首费符移。

即墨仍飞语,翁归不受私。

凋零唯舌在,汗漫付心期。

手种堂前柳,东风学画眉。

(0)

偈颂十五首·其十一

律身行业凛冰霜,接物机关走雷电。

七千馀指渴思浆,愿为重提正法眼。

(0)

偈五首·其四

宗乘一唱殊途绝,万别千差俱泯灭。

通身是口难分雪,金刚脑后三斤铁。

(0)

白云端和尚赞二首·其二

饥餐渴饮,闲坐困眠。赤手杀人,血溅梵天。

(0)

又同尘庵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拟和其光,同亦俱失。

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是义非虚,亦复非实。

庵中主人,如玉处石。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六十七

今朝又是端千节,文殊善财忙不彻。

杀人活人药不灵,自添脑后三斤铁。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是甚么,铁蛇钻入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