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和林道中未见草萌》
《三月和林道中未见草萌》全文
元 / 耶律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不觉清明梦里惊,问人人道过清明。

须知上苑花飞树,谁信和林草未萌

绿水归鸿空自感,淡烟啼鸟若为情。

翩翩瘦马山路衰草斜阳独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淡烟(dàn yān)的意思:指烟雾很淡,形容景色或气氛清幽、宁静。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林草(lín cǎo)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的样子。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上苑(shàng yuàn)的意思:指上级领导或权贵的府邸或园林。

瘦马(shòu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本状态不好,经过一番努力或改变后变得出类拔萃。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未萌(wèi méng)的意思:指事物还未开始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未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三月和林道中未见草萌》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在和林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不觉清明梦里惊”,以梦中惊醒暗示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清明的到来让他猛然意识到春天的到来。次句“问人人道过清明”,通过询问他人确认了节气,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

接下来,“须知上苑花飞树”描绘了京城园林中繁花似锦的景象,与和林的草木未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机盎然的向往。而“谁信和林草未萌”则直接点出和林的春意尚浅,与繁华的上苑形成对照,透露出一种期待和失落交织的情绪。

“绿水归鸿空自感”借归雁之景,寓言自己如鸿雁般远离故乡,只能独自感受那份空寂。淡烟啼鸟“若为情”则通过鸟鸣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尽的思乡之情。最后两句“翩翩瘦马荒山路,衰草斜阳正独行”,以瘦马和衰草、斜阳的画面,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孤独的身影,他在荒凉的山路上独自行走,夕阳西下,更显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春色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寂之情。

作者介绍

耶律铸
朝代:元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猜你喜欢

挽彭玉麟联

童子何知,随先袓谒从水战船头,漫邀青盼,乞今十六年,犹记佛手赠行,嘱语勤修光甲第;

仙翁已去,与诸孙登临退省庵里,恍睹仪型,愧煞廿三载,莫副盛心属望,赧颜挥泪洒寅阶。

(0)

挽张百熙联

论中外宪法,敢作诤臣,杜断挟房谋,讵徒量纳百川,家国遂遗元老恨;

观新旧学界,如失慈母,范金铸韩斗,悽念幕开数载,艰难长抱鞠躬哀。

(0)

赠余植亨联

有暇便须亲典籍;得官何异到蓬莱。

(0)

挽张百熙联

有湘中诸老风,独以文通承武达;

为天下苍生哭,不教新政奏成功。

(0)

挽张之洞联

天生李公,为唐室数百余年社稷;

世称潞国,似汾阳二十四考中书。

(0)

集字联

明月清风,人无不有;弹琴作诗,自足以娱。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