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自颇阪来,力竭精愁羸。
道旁相其质,谓马多权奇。
吾师近在浙,袖笔图黄骊。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非心(fēi xīn)的意思: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竭精(jié jīng)的意思:竭尽心力,全力以赴
力竭(lì jié)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再继续前进。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皮毛(pí máo)的意思:指表面现象、表面问题,不涉及实质、核心的东西。
权奇(quán qí)的意思:权谋高超,行事独特。
束刍(shù chú)的意思:束缚住牛的嘴巴。比喻言论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表。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心腑(xīn fǔ)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感受、真实的想法。
延颈(yán jǐ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看到远处或者高处的景物而伸长颈子。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远忆(yuǎn yì)的意思:远离时光,回忆往事。
踯躅(zhí z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这首诗《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怀想之情。
首句“郭隗不在燕,谁听尔马嘶?”借用典故,以郭隗的故事隐喻友人远离,无人能理解或倾听其心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接着,“况自颇阪来,力竭精愁羸。”描述了友人长途跋涉,身心俱疲的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道旁相其质,谓马多权奇。”诗人通过观察路边的马匹,比喻自己对友人的深入了解与欣赏,认为友人拥有非凡的才能与特质。“目以皮毛惊,终非心腑知。”指出仅凭表面现象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强调了深入内心的重要性。
“吾师近在浙,袖笔图黄骊。”诗人提到自己有一位老师在浙江,正在描绘一匹黄色的马,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像那匹马一样,被更多人欣赏与理解。“须把一束刍,远忆巉骨姿。”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得到适当的照顾与关怀,同时回忆起友人坚韧不拔的品格。
“延颈望高云,朔风浩以悲。”诗人以鸟儿伸长脖子眺望高云,面对凛冽的北风感到悲伤,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不见天门开,踯躅将何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在友人未归时内心的彷徨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才华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