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中 条 道 者 唐 /贯 休 柏 梯 杉 影 里 ,头 白 药 山 孙 。今 古 管 不 得 ,是 非 争 肯 论 。虎 须 悬 瀑 滴 ,禅 衲 带 苔 痕 。常 恨 龙 钟 也 ,无 因 接 话 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梯(bǎi tī)的意思:柏梯是一个比喻,指的是一种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状态。
白药(bái yào)的意思:指无效或无益的药物或措施。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禅衲(chán nà)的意思:指和尚的僧袍和衲衣,比喻修行者的身份或行为。
话言(huà yán)的意思:指言辞恳切,有力而又动人。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悬瀑(xuán bào)的意思:指水流从高处垂直落下的景象,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磅礴。
争肯(zhēng kěn)的意思:形容人们争相努力,争先恐后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形象,他的头发已白,生活在柏树成荫、杉木投影的环境中。诗中的“今古管不得”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是非争肯论”则显示了他对于世间纷扰不愿置喙的态度。
接下来的“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两句,是对高人生活状态的描写。“虎须”暗示山中猛兽,“瀑滴”则是山间清泉之声;“禅衲”指的是僧人的衣衫,而“苔痕”则表明他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中修行,衣衫上布满了苔藓的痕迹。
最后两句“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与外界沟通的遗憾。这里的“龙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传说中的物品,或许是一个比喻,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无因接话言”则表明即使有愿望交流,也缺乏契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以及对于与外界沟通困难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和赵莲澳提举遣怀
耳目肺肠,不由我乎,更由乎谁。
也不必君平,不消詹尹,不疑何卜,不卜何疑。
三径归来,一时有见,岂为黄初与义熙。
天下事,但行其可,自合乎宜。大哉用易乘时。
纵乌喙那能食子皮。
叹失若塞翁,失为得本,赢如刘毅,赢乃输基。
大黠小痴,有馀不足,谁必彭殇早与迟。
眼前物,纵铜山金屋,一瞑全非。
木兰花慢.和赵莲澳金陵怀古
翠微亭上醉,搔短发、舞缤纷。
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
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
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招魂。
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
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
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
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满江红·其一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高阳台.春梦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