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苍山(cāng shā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高峻。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何待(hé dài)的意思:表示不必再等待或迟疑,应立即行动。
霁月(j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晴朗的天空中明亮而清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黑暗中出现的光明或困境后的转机。
迥野(jiǒng yě)的意思:形容差异很大,迥然不同。
枯风(kū fēng)的意思:指寒冷、干燥、凄凉的风。
冷艳(lěng yàn)的意思:形容女性美丽、冷静、高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 注释
- 秀色:美丽的景色。
餐:品尝。
冷艳:冷峻而艳丽。
幽香:清淡的香气。
画更难:难以描绘在画中。
尽枯:全部枯萎。
风正恶:风势猛烈。
雪霜初霁:雪后初晴。
月偏寒:月光特别寒冷。
净几明窗:洁净的桌几和明亮的窗户。
苍山迥野:遥远的山野。
羌笛: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悲落尽:情感悲凉至极。
百花残:百花凋零。
- 翻译
- 古人曾说美景如可品尝,冷艳幽香难以在画中完全展现。
草木凋零,寒风正烈,雪后初晴的夜晚月光更显清冷。
要知道,明亮的桌几和窗户前的景色,与广阔山野的景象不同。
听到羌笛一声,悲伤的情绪仿佛落尽,不必等到百花凋零才感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梅花的孤傲与美丽,以及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古称秀色若堪餐"一句,通过将梅花比作可口之食,以强调其美妙绝伦。接下来的"冷艳幽香画更难"则表明梅花的冷艳与幽香是即使艺术家也难以捕捉和描绘的。
"草木尽枯风正恶,雪霜初霁月偏寒"几句,营造了一幅冬日萧瑟的景象,其中"草木尽枯"写出大自然的衰败,而"风正恶"则增添了一份凛冽与严酷。"雪霜初霁月偏寒"更是强化了这种季节感,月亮在寒冷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冷。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自然界的萧瑟之中,而是转而关注到室内的温馨与静谧。"须知净几明窗见,不似苍山迥野看"表达了诗人更喜欢在清洁整洁的桌案前,透过明亮的窗户欣赏梅花,这种观赏方式远胜于在广阔自然中漫无目的地游走。
最后,"羌笛一声悲落尽,伤心何待百花残"几句,借羌笛之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羌笛的声音宛如哀泣,让人感到一种深切的悲伤。"伤心何待百花残"则是说,在梅花尚未凋零之前,为什么要等到其他花朵凋谢时才去感伤呢?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之美的赞颂,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