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岳 阳 楼 有 怀 寄 座 主 相 公 唐 /曹 邺 南 登 岳 阳 楼 ,北 眺 长 安 道 。不 见 升 平 里 ,千 山 树 如 草 。骨 肉 在 南 楚 ,沈 忧 起 常 早 。白 社 愁 成 空 ,秋 芜 待 谁 扫 。常 闻 诗 人 语 ,西 子 不 宜 老 。赖 识 丹 元 君 ,时 来 语 蓬 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丹元(dān yuán)的意思:丹元指的是炉火纯青的炼丹师傅,也泛指精湛的技艺或高超的才能。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南楚(nán chǔ)的意思:指被困于南楚国,形容陷入困境、境地艰难。
蓬岛(péng dǎo)的意思:蓬岛指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地方。用来形容事物的虚幻或不切实际。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秋芜(qiū wú)的意思:指秋天的草木变得黄枯,意味着事物的衰败和消亡。
沈忧(shěn yōu)的意思:沉浸在忧虑和烦恼之中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元君(yuán jūn)的意思:指古代官员或封建王子。
长安道(cháng ān dào)的意思:指传递信息、消息的渠道或途径。
岳阳楼(yuè yáng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高耸,形象壮丽,引申为人的志向高远,抱负远大。
- 翻译
- 我向南登上岳阳楼,向北远望长安路。
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繁荣景象,连绵的山岭树木像草一般稀疏。
亲人朋友都在南方的楚地,忧虑的心情常常早早升起。
白社的忧愁化为空无,秋天的杂草等待谁来打扫。
常听诗人说,美丽的西施不应衰老。
幸好结识了丹元君,他有时会来到蓬莱仙岛与我交谈。
- 注释
-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古代名楼之一。
长安道:古代中国的首都长安的道路,象征着朝廷和权力中心。
升平里:太平盛世的代称。
南楚:古代对南方地区的泛称,包括今湖南、湖北等地。
白社:古人聚会的地方,这里指代故乡或友人聚集之处。
秋芜:秋天的杂草,象征荒凉和寂寞。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这里借指美丽的事物。
丹元君:虚构的人物,可能象征着仙人或者知心朋友。
蓬岛:蓬莱仙岛,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开篇“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南远望,心中所系之处是遥远的南楚故土;又转向北面,眺望着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不仅是唐代的都城,更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这里既展示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情感,也反映出他对于政治中心的关注。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升平里是诗人的故乡,然而现在只能在遥远的地方仰望,而那千山之中,树木如同细小的草一般,这种景象加深了诗人对于不能归家的哀愁。
“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这里“骨肉”指的是亲情和血缘关系,“南楚”则是诗人的故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深刻而沉重的。这份思念不仅随时存在,而且从很早就开始了,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
“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白社”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集市或节日,“愁成空”则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秋天的落叶(秋芜)无人打扫,这里也许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这两句引用了古代诗人的话,强调了年轻才俊不应该长时间处于低沉状态。这里的“西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美女,代表着青春和活力。这句话也许是在提醒自己或者别人,要珍惜时光,发挥才能。
最后两句,“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通过对友人的称赞,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珍贵。丹元君可能是当时一位有才华的人物,而“时来语蓬岛”则是在说这种交流和理解是多么难能可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故乡、亲情、友谊等主题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不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于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宋月山以陶金户遁山中值雪有诗次韵访之
金沙潭头石赑屃,冻蚁纷纷半僵死。
淘江漉海撄龙鳞,领使省金蹲虎兕。
欲将江浙饱虚牝,遮盖谁施千丈被。
先生误堕世网中,死灰更溺无遗燬。
携家北走入深山,雪中高卧那能起。
世间得丧何足道,坎止流行一弹指。
忍冻孤吟寒士歌,力将冰檗战纨绮。
君穷无比我更穷,湿沫难击三千里。
明朝裹饭约共话,炯炯方瞳岩壑里。
寄友直借古书
五日学作诗,十日学书纸。
书成自称好,对客发微泚。
尔来草书人,作态工侧媚。
譬如老孙娘,不病要儿齿。
我空诗未工,苦瘦如我字。
有诗使人写,适兴聊尔尔。
宿缘喜多学,未用进于技。
试问宜休民,何如觅青李。
续评史二首·其一向子平
贵者不如贱,桑麻鄙簪缨。
富者不如贫,布荆胜珠琼。
子平悟损益,持论悍且精。
并敌就一向,力与世俗争。
所以昏嫁毕,洗然外浮名。
投迹崖巘中,便足了一生。
颓波不可挽,滔滔自东倾。
惟有吾由我,去留听从卿。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五
浊水岂无月,水浊不受光。
君看此孤蟾,出入天中央。
遍满千家门,徘徊度回廊。
由来谁分璧,招我昏暗场。
空庭澹相对,湛湛肺肝凉。
浮云绝点翳,宝此光明王。
天高万籁寂,参斗低复昂。
人生何时毕,收拾还穹苍。
夜梦入一市井中见有总角道人能相人者往来熟视予久之其语不能记也因授予以一握算筹谩记其事
鸡鸣起群蛰,往来黑蚍蜉。
似闻尘埃中,亦有玉雪流。
夜梦忽见之,恍如云梦州。
其人髻双髽,衣上百结裘。
知有袁李术,精神寄双眸。
语我我不解,罗缕维与陬。
临分忽有赠,付我一把筹。
振衣逐轻矫,去去逝莫留。
飞空度杳渺,划然堕岩幽。
我岂富贵人,胡椒穷豆区。
长贫博长健,此理更王囚。
仙人去何许,往往巢嵩邱。
俗缘几时了,约我三千秋。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七
我观古人书,得见千载上。
正闰互立论,南北纷相谤。
自从获麟后,法度久沦丧。
非是千万端,史笔不可仗。
我欲作野史,笔法师素王。
文章行诛赏,约束归至当。
其人负吾诛,勿谓已属纩。
书成不流传,则本留千嶂。
还有知我人,百世永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