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建安(jiàn ān)的意思: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苦恨(kǔ hèn)的意思:指深深地感受到苦痛和悔恨。
狂疏(kuáng shū)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纵、放荡不羁。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正始(zhèng shǐ)的意思:指正当的开始或开端。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 翻译
- 在建安时期,我们仰望文举的才华
正始年间,人们崇尚太初的风气
- 注释
- 建安:指东汉末年的历史时期,以文学繁荣著名。
文举:指曹操的儿子曹丕,字文举,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正始:魏朝的一个时期,以玄学和文学为主要特色。
太初:可能指的是《太初历》,也可能暗指文学或哲学的源头。
一身:指自己。
无处著:形容才华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或施展之处。
诸人:众人,大家。
休:不要。
苦恨:深深遗憾。
狂疏:狂放不羁,这里指行为不受拘束。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读通鉴杂兴(其六)》。诗中融合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这两句诗借用古代典故,通过对汉朝时期建安年间(196-220年)士族社会状况和东汉末年正始年间(240-249年)的文化艺术风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中那些文雅之举与高尚气质的怀念。"社稷"指的是古代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场所,也象征着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看文举"则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涌现出的文化盛况的赞美;而"正始风流倚太初"则进一步强调了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高峰。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天地一身"象征着宇宙万物与个体生命的统一;"无处著"则意味着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个人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而最后两字"诸人休苦恨狂疏"劝诫世人不要为那些无法挽回的事物而感到痛苦和迷失,因为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和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约吴季谦山行书来问期戏答
连朝积雨快新晴,雨后青山眼倍明。
大路岳莲聊戏马,西园池柳正啼莺。
已拚一醉从金诺,共听层渊喷玉声。
月里看山尽清绝,可怜偏照国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