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反听(fǎn tī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话不予理睬或不听从,表示拒绝听从或反驳。
刮眼(guā yǎ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好声(hǎo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好听,悦耳动听。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时情(shí qíng)的意思:指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或态度。
托宿(tuō sù)的意思:指借宿、寄宿。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阳托(yáng tuō)的意思:指阳光照射在物体上,使其显得明亮、温暖。
- 注释
- 衡岳:指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
峰高:山峰高峻。
刮眼明:刺眼明亮。
浑异:完全不同。
去时情:来时的情景。
斜阳:傍晚的太阳。
托宿:映照。
沅江:长江支流,流经湖南。
哀猿:悲哀的猿猴叫声。
好声:悦耳的声音。
- 翻译
- 衡山之峰高耸入目,景色与来时截然不同。
夕阳映照在沅江之上,反而能听到哀伤的猿啼,这声音竟成了悦耳之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其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离别后那份依旧的情感和景象的回味。
"衡岳峰高刮眼明,行看浑异去时情。"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衡山之巅,眺望远方的景象。"刮眼明"形容目光所及之处清晰无比,而"行看浑异"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对过往情怀的回顾和感慨。
"斜阳托宿沅江上,反听哀猿是好声。"
这两句通过夕阳投影于沅江水面,以及夜幕降临后远处传来的猿啼之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慰藉的意境。"斜阳托宿"描绘出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好,而"反听哀猿是好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远处哀猿鸣叫声音的喜爱,似乎在这些自然之音中找到了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张嵲以其精湛的笔法,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是一首流露着深情和哲理的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