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沙尘(shā chén)的意思:沙尘指沙子和尘土一起飞扬的景象。比喻形势混乱或人心涣散。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战骑(zhàn qí)的意思:指在战场上奋勇作战的骑兵,形容勇猛善战的将士。
招讨(zhāo tǎo)的意思:招募和讨伐。指招募兵力,组织军队进行讨伐。
征袍(zhēng páo)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时所穿的战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凄凉景象与战士们的孤独心境。首联“落日黄云惨,荒营草木枯”以夕阳下黄云笼罩的荒废军营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悲壮而苍凉的氛围。接着,“三边烽火接,万里客心孤”两句,通过烽火连天与远在他乡的战士内心孤独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战争给士兵带来的身心双重折磨。
“战骑沙尘染,征袍雨雪濡”则具体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情景,战马在沙尘中奔腾,战士的征袍被雨雪浸透,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艰苦与残酷。最后,“曾闻范招讨,于此破强胡”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暗示了尽管当前战事艰难,但仍有英雄能够力挽狂澜,取得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场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战士们孤独与坚韧精神的刻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陆三十二参浙东见寄
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
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
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
奉和刘侍郎司徒奉诏伐叛书情呈宰相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
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
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
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