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北路(běi lù)的意思:指北方的道路,也用来比喻艰难险阻的事业或道路。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风餐(fēng cān)的意思:指在风雨中吃饭,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度日。
花柳(huā liǔ)的意思:指妓院或妓女。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路宿(lù sù)的意思:路途中的住宿。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霎时(shà shí)的意思:指极短暂的时间,片刻之间。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南北路(nán běi lù)的意思:指南方和北方之间的道路,也比喻两个不同的方面或立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大庾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与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
首联“大庾经行谩记春,眼看花柳几番新”以“大庾”开篇,点明地点,暗示着诗人行走在山岭之间,春光易逝,花开花落,岁月更迭。诗人眼中的花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轮回,每一番新绿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
颔联“不辞白发犹为客,只恐青山也叹人”则转向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漂泊在外,如同过客一般。他担心的是,连自然界的青山也可能对人类的短暂与变迁感到叹息。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颈联“去马来牛南北路,风餐露宿利名身”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他与马匹、牛群并肩行走于南北之路,餐风露宿,只为追求功名利禄。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旅途的劳顿,也暗含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或许在诗人看来,这些物质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平静。
尾联“霎时便是西江境,横浦桥头又问津”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收束全诗。诗人似乎在说,转瞬之间,眼前的景象便成了新的起点,就像走过横浦桥头,又开始了新的旅程。这既是对过往的告别,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的从容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道路的独特感悟,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旦日蚀
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
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
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
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
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
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
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
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
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
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
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
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
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
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
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
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
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
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
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元旦日蚀》【明·陆深】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67c71eb83fd1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