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鸣风减睡,炊断雨添贫。
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而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陋巷泥三尺",简陋的小巷中只有三尺泥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简陋。"无人访隐沦",表现出诗人作为隐士的孤独,无人问津的生活状态。
"窗鸣风减睡",窗户被风吹得作响,影响了诗人的睡眠,显示出生活的不便。"炊断雨添贫",炊烟中断,雨水又增加了贫困的程度,进一步刻画出生活的困苦。
"野路花迎客,江桥柳送人",尽管环境艰苦,但自然之美仍然能给人以慰藉,路边的野花似乎在欢迎诗人,江边的柳树则似在送别,增添了一丝凄凉的诗意。
最后两句"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诗人表示暂时只能顺应世俗,将自己流放到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但仍能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的心境,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妥协与自我安慰。
春光渐杳。上巳生辰好。芳草绿,莺声晓。
称觥兼祓禊,重谱兰亭稿。
看世上,形骸放浪人空老。英妙才华少。
行乐今宜早。须富贵,何时到。
不如倾美酒,莫谩言潦倒。
君不见,海棠昨夜都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