唳起遗残食,盘馀在迥枝。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人 庭 鹤 唐 /曹 松 度 岁 休 笼 闭 ,身 轻 好 羽 仪 。白 云 是 伴 ,沧 海 得 因 谁 。唳 起 遗 残 食 ,盘 馀 在 迥 枝 。条 风 频 雨 去 ,只 恐 更 相 随 。
- 翻译
- 度过岁月不再困于笼中,身体轻盈如同有羽翼。
白云似乎是唯一的伴侣,面对苍茫大海,我又能依靠谁?
鸣叫时留下剩余的食物,盘中的残余挂在遥远的树枝上。
春风频繁带来雨水,我只担心它会一直追随我。
- 注释
- 度岁:度过一年。
休笼闭:不再被囚禁。
身轻:身体轻盈。
羽仪:比喻自由自在。
白云:象征自由或孤独的伴侣。
沧海:形容广阔的海洋,象征未知或远方。
因谁:依靠的对象。
唳起:鸣叫起身。
遗残食:剩下食物。
迥枝:远处的树枝。
条风:指春风。
频雨:频繁的雨水。
只恐:只怕。
相随:跟随。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送人庭鹤》,表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和景象。首句“度岁休笼闭,身轻好羽仪”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离别场景,鹤因春暖而不必再穿羽衣,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第二句“白云□是伴,沧海得因谁”中,“□”处应为“何”或“般”,鹤与白云相伴而去,诗人感叹它将飞往广阔的沧海,但却不知道它为何而去,或许是在问自己,为何要送别。这两句通过对比鹤的自由和人的羁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四句“唳起遗残食,盘馀在迥枝。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则描写了鹤吃完剩余的食物后,准备飞走的情景,而树枝上的盘旋之物(可能是藤蔓或鸟巢)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最后一句“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中,“条风”指的是劲直的风,“频雨”则是连绵不断的雨,通过这种天气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不舍,生怕风雨会继续跟随着鹤的脚步,让它不得安宁。
整首诗通过送别庭中之鹤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清懒窝
秉介探夷尚,谢嚣负嵇癖。
虽复蜕污浊,安为事雕饰。
洋洋泌流水,结庐依其侧。
飞花聊为径,野草纷如积。
荆户启南薰,胡床挂东壁。
兴至时命琴,客来或不帻。
白云何英英,卧君庭中柏。
不随飘风逝,为君助幽色。
拟古七十首·其十四繁主簿钦咏蕙
娟娟孤生蕙,托根湘山厓。
上压千仞峰,下临万仞溪。
微质殊众卉,谓为造化私。
风霜相凌迫,雨露不见滋。
朔气旦夕深,清芬坐来移。
幸登君子堂,不足配芳徽。
仰惭桧与柏,青青长不衰。
俯愧东原草,犹得奉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