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数珠》
《数珠》全文
宋 / 释昙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百八摩尼颗颗圆,辽天鼻孔一时穿。

河沙数佛菩萨日日呼来跳一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ùzhū
sòng / shìtán

bǎiyuánliáotiānkǒngshí穿chuān

héngshāshùláitiàoqu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河沙(hé shā)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多指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

恒河(héng hé)的意思:指永恒不变的事物或情况

辽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际、无边无际。

摩尼(mó ní)的意思:摩尼指的是宝石,也可用来形容光彩照人、闪耀夺目。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恒河沙(héng hé shā)的意思:指数量极大,无法计算的数量。

恒河沙数(héng hé shā shù)的意思:指极大的数量或数量极多,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

鉴赏

这首诗名为《数珠》,是宋代僧人释昙密所作。诗中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描绘了佛教修行中的重要物品——数珠。"百八摩尼颗颗圆",这里的"百八"代表佛教中的一个数字概念,象征着修行的108种烦恼或道行的108个阶段,而"摩尼"则比喻佛法的明珠,每个珠子都圆润饱满,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纯净。"辽天鼻孔一时穿",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数珠计数时的专注,仿佛连天上的鼻孔都被穿过了,形象地表现出修行者在诵经或禅定时的入定状态。

"恒河沙数佛菩萨"运用了印度神话中的恒河沙粒之多来形容佛菩萨的众多,强调佛法广大无边。"日日呼来跳一圈",则描绘出修行者每日如是持珠计数,仿佛在召唤佛菩萨一同绕圈修行,体现了佛教徒对佛法的虔诚和修行的勤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展现了数珠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修行者的心境与决心。

作者介绍

释昙密
朝代:宋

释昙密(一一二○~一一八八),号混源,俗姓卢,天台(今属浙江)人。年十二去家,师资福道荣。十六圆具,习台教,弃依大慧于径山。后历访名宿,无省发。之泉南教忠求决于晦庵。偶举香严击竹因缘,豁然契悟。即往梅阳,参见妙喜,历四载。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出住苕溪上方,次迁台城、紫箨、鸿福、万年。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诏居净慈。十五年示寂,年六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教忠晦庵弥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猜你喜欢

鲛人歌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

轻绡文綵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

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

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

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0)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0)

定风波·其四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

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遰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

沈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0)

幽涧泉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

乃缉商辍羽,潺湲成音。

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

(0)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

浔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

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

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

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

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

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

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

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

(0)

古风·其五十九

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路岐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崄巇。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