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草荒(cǎo huāng)的意思:指因长期不耕种而导致土地荒芜,无法生长植物的现象。也用来比喻某种资源的匮乏或浪费。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更新(gē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可指更新换代。
顾影(gù yǐng)的意思:顾念、牵挂回忆。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魂断(hún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失望,心灵受到巨大打击而无法承受。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亲在(qīn zài)的意思:亲人在身边
忍涕(rěn tì)的意思:忍受眼泪,形容非常悲痛而强忍泪水。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母(wú mǔ)的意思:没有母亲,比喻缺少关键的东西或者不完整。
无父(wú fù)的意思:没有父亲,无依无靠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顾影自怜(gù yǐng zì lián)的意思:形容自己过分怜惜自己,自怜自艾。
- 鉴赏
这首《哀歌行》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孤儿寡母的悲惨境遇与内心深处的哀伤。开篇“喧者勿喧,歌者勿歌”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无奈与对情感表达的克制,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接下来,“呜呼我哀,我哀奈何?”直接抒发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引人共鸣。
“父知儿寒,母知儿饥。我无父母,饥寒谁知?”通过对比有父母与无父母者的不同遭遇,突出了孤儿的孤独与凄凉。紧接着,“亲在忆亲,亲没恋坟。魂断难复,草荒更新。”描述了亲人离世后,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夜坐秉烛,兄右弟左。同为孤儿,哀哉生我!”描绘了一幅夜晚兄弟相依取暖的画面,强调了孤儿们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最后,“抱女置膝,忍涕中悲。儿亦无母,我怀痛之。”将情感聚焦于孤儿的母亲,她怀抱孩子,心中满是辛酸与悲痛,孩子同样失去了母亲的关爱。
“烛短夜寒,予心之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孤儿母亲内心的酸楚与无助。“男儿低头,顾影自怜。”则以男性孤儿的视角,反思自己的处境,流露出深深的自我同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孤儿寡母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内心的深切哀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岘山怀古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