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陵(bā líng)的意思:指人事物的特征或状态与巴陵地区相似,形容相对荒凉、贫瘠或落后。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酒客(jiǔ kè)的意思:指常年喜欢喝酒的人,也指以酒为乐的人。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洗衣(xǐ yī)的意思:指洗涤衣物。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行计(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和品行可以作为衡量其品质和能力的标准。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 翻译
- 靠着桥边吟咏遥望汉阳城,山峦上层层楼阁映入眼帘。
狗在竹篱笆外叫唤着买酒的客人,白鹤伴着青苔岸边洗衣的僧人。
稀疏的钟声还未停歇,已听到寒冷的滴漏声,斜月慢慢沉入远方,只见远处的灯火。
夜晚宁静,邻船询问出行计划,拂晓时分,我们一起乘船驶向巴陵。
- 注释
- 傍桥:靠着桥边。
吟望:吟咏遥望。
汉阳城:汉阳城(地名)。
山遍:山峦遍布。
楼台:楼阁。
彻上层:映入眼帘,直达顶层。
犬吠:狗叫声。
竹篱沽酒客:买酒的客人。
鹤随:白鹤相伴。
苔岸:长满青苔的岸边。
洗衣僧:洗衣的僧人。
疏钟:稀疏的钟声。
寒漏:寒冷的滴漏(古代计时器)。
斜月:斜月。
远灯:远处的灯火。
行计:出行计划。
晓帆:拂晓时分的船帆。
巴陵:巴陵(地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式,诗人以淡定之心观察周围环境,将自然与人事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傍桥吟望汉阳城”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空间,是在一个古城的城墙边上。接着,“山遍楼台彻上层”,则是从远处眺望,山势与楼台相连,给人以层次分明、纵深感。
“犬吠竹篱沽酒客”中的“犬吠”和“沽酒客”都是生活的点缀,它们共同构造了一个恬静而又不失生动的夜晚场景。紧接着,“鹤随苔岸洗衣僧”,则描绘了一幅禅意盎然的图画,鹤与僧相伴,呈现出一种清净自在。
“疏钟未彻闻寒漏”和“斜月初沈见远灯”两句,更是营造出了夜深人静之时的氛围。其中,“疏钟未彻闻寒漏”,通过听觉传递了时间的流逝;而“斜月初沈见远灯”,则以视觉捕捉了夜色中的光影变化。
最后,“夜静邻船问行计”和“晓帆相与向巴陵”两句,诗人在深夜询问航行的计划,而到了清晨,与他船同行者一起扬帆驶向巴陵。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旅行经历,也点明了行程的方向和目的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实的笔法捕捉夜晚的宁静与旅行者的行踪,通过对声音、光线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村草堂为李子原承歌
新河渺渺枫桥浦,百花丛中有香土。
书生卜馆面西山,十里青溪抱东户。
青溪抱东户,水鸟群无数。
前朝胜境开华洲,今代书声读芳杜。
南峰高,北峰俯,日日飞云挂窗庑。
上沙水,下沙土,翠波粼粼织成组。
我昔投宿堂背楼,前村夜过清明雨。
千岩发彩流朝霞,茂苑腾光荡碧宇。
樱笋烟笼文藻轩,干緌岸送楼船鼓。
飞梁画槛盘彩虹,菡萏湖边女摇橹。
宵长忽递寒山钟,月落犹挥石床麈。
十年不上李子堂,金陵城边话江浒。
徒令风景形梦寐,何由复作花前舞?
题诗先寄花村主。
东门行一首
出东门,旭日皎皎。秋阳在高天,不复照芳草。
人生无根蒂,安得免衰老。红颜不回,壮心未已。
济海无洪梁,登天无高羽。
安能随腐英,无言而灭死。
欲历五岳舒烦纡,平明秣马妻子牵裾。
胡为远行游,饥渴谁与知。不如与君闭户同栖迟。
太公居渭滨,皓首无迁移。
巢由相牧犊,终身颍与箕。
圣贤贵适意,黄屋何足希。
愿子留故乡,何庸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