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别 安 庆 李 太 守 唐 /储 光 羲 明 牧 念 行 子 ,又 言 悲 解 携 。初 筵 方 落 日 ,醉 止 到 鸣 鸡 。过 客 来 自 北 ,大 军 居 在 西 。丘 家 如 讨 逆 ,敢 以 庶 盘 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家(bīng jiā)的意思:指军事学家或军事家。
初筵(chū yán)的意思:初次设宴招待客人。
大军(dà jūn)的意思:庞大的军队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明牧(míng mù)的意思:指明亮而宽广的牧场,比喻宽阔的胸怀、广博的知识和见识。
讨逆(tǎo nì)的意思:讨伐反叛的人或势力。
行子(háng zǐ)的意思:指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行走的方式或态度。
- 翻译
- 明亮的夜晚,思念着远行的人,又因离别而悲伤。
宴会刚开始时正值夕阳西下,直到天亮鸡鸣才停止饮酒。
过客从北方而来,大军驻扎在西方。
军事行动如同讨伐叛逆,他们敢于深入险境,如渡过庶盘溪。
- 注释
- 明:明亮。
牧:夜晚。
念:思念。
行子:远行的人。
又言:又说。
悲:悲伤。
解携:离别。
初筵:开始的宴会。
方:正。
落日:夕阳。
醉止:喝到停止。
鸣鸡:天亮时的鸡鸣。
过客:过路的人。
自:从。
北:北方。
大军:大部队。
居:驻扎。
西:西方。
兵家:军事行动。
讨逆:讨伐叛逆。
敢:敢于。
庶:众多。
盘溪:险境,河流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所作,名为《留别安庆李太守》。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变化的担忧。
"明牧念行子,又言悲解携。"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别之事的深切记忆,以及对于友人分手时的情感。"明牧"指的是清晨的牧场,"念行子"则是思念那些即将启程的人。"又言悲解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舍的情绪。
"初筵方落日,醉止到鸣鸡。"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的生活场景。诗人在朋友家中尽情地饮酒,直至太阳下山和听到公鸡叫响才停止。这表明了诗人与李太守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愉快时光。
"过客来自北,大军居在西。兵家如讨逆,敢以庶盘溪。" 这几句则透露出一丝忧虑和不安的情绪。在这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提及战事来表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动荡时代背景下的不安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乞醯
平生忍酸寒,鼻吸醋三斗。
先民耻乞字,乞醯良可丑。
卖鸡买鱼烹,鸡鱼谁舍取?
将为水晶鲙,聊悦苦吟口。
主人曰无醯,调和只宜酒。
一夜严霜寒,池冰坚可扣。
虽知酒不冰,流澌鱼可走。
旁观粲然笑,易牙知此否?
始知五味和,咸酸必相有。
提壶我有求,君瓮肯发瓿。
宿诺惠未来,望梅渴已久。
似闻君酿醯,巧心出杨柳。
杨柳属他人,肠断香山叟。
举瓢酌醯时,又意玉纤手。
一顾一心酸,泪珠满翠袖。
此亦人至情,可不告朋友。
古人有乞浆,得酒意愈厚。
又恐酒俱来,太岁正在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