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若群羊,缘岗卧斜日。
曾非左慈化,更想初平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卧羊山》,描绘了一幅山石嶙峋、景色宁静的画面。首句“乱石若群羊”运用比喻,将山石比作散落的羊群,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奇特和岩石的形态。接下来,“缘岗卧斜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山石依着山岗的姿态,透露出一种静谧而苍茫的氛围。
诗人接着联想到两位传说中的仙人——左慈和初平,暗示此地曾有超凡之气。“曾非左慈化,更想初平叱”,通过提及两位道家仙人的事迹,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韵味,暗示卧羊山可能蕴含着某种神奇力量或传说。
“无膻穴蚁去,有乳寒泉出”两句,通过细致观察自然景象,描绘了山中蚂蚁避开有腥味的地方,以及清冷的泉水涌出,展现出山林的生机与幽静。
最后,“谁忆灞陵原,累累冢傍质”以反问收尾,引人深思。诗人询问是否有人还记得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如今只剩下一座座坟墓陪伴着山川。这句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